廖国红是河北省邢台市农工委的副调研员,今年2月,他被市里派往了广宗县的赵家寨村,成为了一名“空降”的驻村干部。 这缘于河北省的基层建设年,为了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从今年2月开始,河北从全省调集了5000多名机关干部“进村”帮扶,时间是2月到12月。省里补充要求每个单位至少抽调一个工作组,一名处级干部带两名科员,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 帮助村民致富 廖国红入驻帮扶的赵家寨村隶属广宗县,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赵家寨村又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赵家寨村共有1800多人,去年人均收入为2100元,“这比国家级贫困县的人均收入2300元还要低200元。” 来了没多久,廖国红走访调查后发现,造成赵家寨村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和自然条件落后,所以村民们也在想方设法寻找脱贫之路,就连廖国红他们也每天都在不停地想。 一天,他去 户村民家走访,看到由4名80多岁的老人组成的一个小型生产流水线——每人前面放一个筐,筐里是生产自行车车用螺帽。” 这个发现让他灵机一动,他马上意识到这也可以算一个能让农民脱贫的好项目。因为离全国自行车零配件加工集散地平乡和隆尧县较近,村民开始了自行车零配件组装。 在廖国红的安排下,村民进行过专业培训后,目前有六七十户开始从事组装工作。 实际上,廖国红并不参与村民的日常管理工作,他们是带着任务进村的,他们平时的工作是帮助村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如何致富的经济规划。 廖国红说,他们刚来到赵家寨的时候,村里的路很糟糕,仅有的四条街道都是土路,一到雨天就非常的泥泞。针对这样的状况,廖国红他们把修路作为了最优先的项目上报给了上级部门,上面很快就有了反馈,路也很快就开始修了。 急村民所急
![干部驻村:改变从基层开始](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0184862627.jpeg)
由于电器越来越多,近几年村里的用电量变得很大,特别是村民们从事自行车零部件加工后,断电停电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线路老化,且变压器功率不足。 通过多部门协调,电力部门把整个村里的低压、高压线路都进行了检修和整改,此外,还增加了几千伏的变压器。 关于项目的具体确定,廖国红说,整个活动是干部下来帮扶,能让群众得到一些实惠,来之前,省市就已经给制定了一些项目。 通过廖国红的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式,他们确定了轻重缓急,最急的那些都是村民最需要改变和改善的,优先上报一个或者两个项目。 众所周知,要开始一个项目,必定要先有资金,但廖国红说他们从来没有为资金的事情发愁过,“费用是国家以及省市各方面筹措的资金。但大多数是工作组帮助协调、谋划帮着跑下来的。” 廖国红说自己经手过的项目中没有过特别棘手的,因为这是一个全省范围的活动,和完成任务差不多,省里会根据各个村上报的情况来制定项目,然后具体涉及的部门再根据各自部门的工作计划,协调和安排时间去完成这些项目。 廖国红说,他们的工作就是驻村督促这些项目的实施以及落实。他坦承,平时想搞一个项目是比较难争取到的,“得通过各种关系”。但现在,就赵家寨村来说,只需要把情况反映到市里,再由市里去协调多个部门的关系,很快就会把项目安排下来。 成为荣誉村民 几个月的农村生活,让廖国红深刻地认识到,现在农村和以前的农村大不一样了。十几年前农民的维权意识很差,出了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是现在,随着经济建设和发展,网络的普及,农民的法律意识整体在提高,很多时候,只要和他们本人有关的事情,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去收集资料。 在廖国红看来,以前的农村矛盾突出,主要是村民和村干部之间管理和被管理的矛盾,这是一种地位上的差别,“现在没有这样的地位差别了,现在都是平等的。现在农村工作需要软磨硬泡,说服教育。”他说。 但他承认,现在的农村问题要比以前的农村问题复杂很多。“现代农村里有很多人四处打工,获得的信息量很大。”所以省里对他们这次的驻村行动,从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上都有比之前更高的要求。 如今,廖国红都成为了赵家寨的荣誉村民,没事的时候在村里转转,和村民们聊聊家常:“因为我们毕竟是从市里面来,和乡村干部的眼界不一样。” “有时候村民会准备一些饭菜,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虽然就是一口馒头一口菜,但这是他们表示亲情和欢迎的方式。特别是当你给他们解决了某些方面问题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吃饭,有时候我们去的时候会买一些东西,但这样会让他们不高兴,他们真的很朴实。”廖国红觉得这次的驻村行动是自己这么多年以来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