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读博士 博士辞职养乌鸡



      这里是李翔华事业开始的地方。在博士毕业之后,九十年代初,李翔华来到深圳,在金融和房地产领域淘到了第一桶金。那时候可以说是生活富足,经济无忧,可是就在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李翔华却突然消失了。

  洪智瑛:“有一段时间他就消失了,在深圳找不到他了,电话也打不通。”

  李翔华:“当时很多人就找不到我了,怎么李翔华怎么不见了,跑哪儿去了,消失了,他们有些人还说是笑话了,是不是犯事了。”

  原来,李翔华带着600万元钱从繁华的深圳来到了江西省泰和县的武山脚下。

  李翔华:“这是我住的地方,很简朴的。

  记者:“跟深圳没法比吧?”

  李翔华:“那是两重天了。”

  这个地方原来不通水、不通电、看不到电视,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李翔华却在这里建了一个4平方公里的乌鸡养殖场,现在他还奇迹般地把两毛多钱一枚的乌鸡蛋最高卖到了6元钱。

  乌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武山。李翔华是江西人,乌鸡在他的印象中有非常美好的印象,可是在1998年来泰和出差时却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乌鸡在路边随处可见,一只只能卖到4元钱。李翔华感到乌鸡价钱本应该可以卖得更高。

  从1998年4月份开始,李翔华多次来到武山考察,并于1999年10月租了武山脚下的一片土地开发泰和乌鸡。

  童继成是第一批跟随李翔华到武山开发乌鸡的。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到武山时的情景。

  童继成:“我们就坐了一个中巴车要到项目上面去吗,你也知道那个地方,还离县城又那么远,可能还要坐二三十分钟的车。车一路走一路走,越走越偏,走的全部是茅草一样的。”

  李翔华:“我每一天穿一个破棉袄在这里干活。”

  那时候的李翔华就是带着一帮人整天忙着盖房子、修路、打井。原来在深圳的时候,每天晚上怎么也要12点以后才能睡觉。可是来到这之后,生活习惯不得不改变了。

  李翔华:“到这里以后,你白天干了一天的活,人都已经累了,到了晚上,两眼一摸黑,开始电都没有,那你到这里干什么呢,两眼一摸黑,上炕睡觉。”

  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非要一头扎到山里头养鸡,李翔华的妻子虽然没有表现在行动上,但在心里也是很有怨气。

  妻子 王少华:“我不支持他在这里我是没有办法,嫁鸡随鸡,我必须跟他来这儿拔草。”

  李翔华的决定让人不解,然而他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

  他把武山脚下将近120亩的一大片地都用围墙围了起来,铁门上还上了锁,根本就不让外人进入。

  李翔华:“当时很多包括当地的政府也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也不理解。”

  乌鸡的生长速度慢,产蛋量低。当时有很多人就把乌鸡进行了杂交,杂交乌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量都提高了,但是品质却大大下降了。市场上杂交乌鸡价格最低的时候只有原来纯种乌鸡的十几分之一。李翔华为了能把乌鸡卖上高价,就关起门来,精心选种,把乌鸡进行了提纯复壮。不让外人进入也是出于防疫的考虑。

  李翔华先是在当地的乌鸡中筛选了4000只品性比较好的,然后又请专家在这些乌鸡中再选出687只作为基础来培育,让乌鸡原有的特性慢慢地恢复起来。

  李翔华:“乌鸡下的蛋,100个蛋里面,大概可以选五六十个吧,来做种蛋,然后孵化,孵化以后,一半是公鸡,一半是母鸡,然后把母鸡留下来,公鸡当然是十个母鸡配一个公鸡,这个工作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

  提纯复壮是开发乌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一天早晨,童继成发现1000多只乌鸡无缘无故地死了。

  童继成:“都不知道鸡是怎么死的,仔细一看才发现鸡身上有很小的牙印。”

  原来,是一条狗闯进了鸡舍。

  李翔华:“乌鸡也不知道狗是什么东西,一下子就受惊吓了,我们叫炸群,乌鸡就是叫做你自杀。”

  童继成:“狗它都有一种追的那种习惯吗,它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扑过去吗,鸡一扑的话,那个鸡不跳起来,飞的到处是吗,它也不吃,它就是咬一口,就丢在一边,当好玩一样的。”

  李翔华:“乌骨鸡它受到惊吓,它一个特点是像鸵鸟一样,把这个头低到底下,然后往底下钻的,一钻的话,乌鸡钻乌鸡,乌鸡钻到乌鸡里面,这样就死掉了。”

  乌鸡很娇气,又怕冷又怕热,提纯复壮可以说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但是经过提纯复壮之后的乌鸡却让人眼前一亮。

  外形上的差别其实是体现了品质上的差别,经过提纯复壮的乌鸡已基本恢复了纯种乌鸡本应该具备的品质。

  乌鸡从最开始的六百多只,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就增加到五万只。对于李翔华来说,完全是投入,没有一点儿收入。到2001年初,情况开始有了转变。因为乌鸡蛋可以上市了。当时在泰和市场上大多是杂交乌鸡蛋,只有两毛多钱一枚。李翔华根本就没想到要在当地销售,而是直接拿到了深圳。因为如果提纯复壮之后产出的乌鸡蛋卖两毛多钱一枚是根本没有钱赚的。

  李翔华:“这个乌鸡蛋的话呢,它是这样的,它这个蛋的形状跟其他蛋不一样,这个它是有一点椭圆,但是这一头你看看这一头,它像个子弹头一样的,子弹一样的,子弹头一样的,普通蛋呢就是椭圆的,你看它是尖尖的,这种蛋一般很标准的,37.5克左右一枚蛋。”

  之所以要销售到深圳,李翔华有自己的考虑。

  李翔华:“深圳它有一批人他很有钱的,真的,他收入很高的,所以他买这样一个蛋品呢,他们也觉得,他说一天我一家三口,如果是吃6个蛋,6个蛋不也就10来块钱吗,他们能够受得起。”

  原来在深圳的时候,李翔华是沃尔玛公司山姆会员店的常客。那个会员店面向的高端消费群体。李翔华就带着乌鸡蛋找到了山姆会员店。并且把每盒36枚乌鸡蛋的售价定到了69.9元。

  李翔华:“我们的成本就要差不多1.5元的蛋,加上运输,加上保鲜,加上其他的费用。”

  记者:“你刚才买了两盒乌鸡蛋?”

  消费者:“对,因为听老人家说,吃了乌鸡蛋感觉很好,然后也是一直经常在吃。”

  记者:“这个价钱是没问题的?”

  消费者:“对,应该挺合适的。”

  李翔华的乌鸡蛋在深圳的山姆会员店卖得很好,每天可以卖几十盒。2002年,乌鸡蛋的销售地点扩大到北京、昆明、福州等大城市。一天的销量也可以达到五、六千枚。但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销售点又不得不回缩到深圳。

  李翔华:“当时有一次最多的时候,我们是从货架上招回来有1万多元钱,都把它要回来了。”

  因为乌鸡蛋的蛋壳薄,不易保存、运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有好几回被退货。收缩销售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外地销售受阻的同时,原本不看好的泰和县当地的市场却被打开了。

  在李翔华把乌鸡蛋卖到外地之后,经常有人专门来到他的养殖场来买乌鸡蛋,这些人大多是买乌鸡蛋来作为礼品。

  记者:“本地人?”

  顾客:“是,我就是土生土长的泰和人。刚好有一些,刚好要出去办事,准备带出去的。作礼品。”

  李翔华感觉这是个好机会,就找到了销售土特产的彭娟,让她来代理乌鸡蛋在泰和县的销售。因为李翔华认清了深圳和泰和两地市场的区别,在深圳买乌鸡蛋的大多是自家吃,而在泰和,买乌鸡蛋的大多是拿来作为礼品。

  记者:“每天能卖多少?”

  彭娟:“这个鸡蛋,每天卖,平时淡季的时候,卖一两千块钱,过年过节可以卖1万多元钱。”

  随后,李翔华又开发出了68元12枚装的乌鸡蛋。

  李翔华:“因为是我们100个蛋里面大概只能挑到8到10个,量很少,所以定价比较高。”

  记者:“你觉得这个鸡蛋6元钱一个贵不贵呀?”

  顾客:“贵肯定贵呀,但是她说的这么好,这个蛋6元钱一个肯定是贵呀。”

  记者:“你会不会买呀?”

  顾客:“我呀,要是我说真心话,我肯定不会买,要是送礼的话,肯定有需要的话,我就要。”

  两三年之后,第一批乌鸡就要淘汰掉了。乌鸡蛋的销路有了,但是这些被淘汰掉的活鸡销售到哪里去呢?

  李翔华依葫芦画瓢,因为广东人喜欢煲汤,所以他就把活鸡卖到了广东的一些高档餐馆。但是好景不长,2005年底,全国部分地区闹起了禽流感。

  童继成:“那基本上谈鸡色变,谁也不敢吃鸡了。”

  李翔华:“拿到火车站托运,火车站退回来,拿到汽车站,汽车站不敢带,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怕了。”

  没人敢吃鸡,本来刚刚起步的活鸡销售也不得不停止了。

  李翔华:“那不是你可以想象的,基本上毁灭性的,毁灭性的。非常悲观,搞不了算了,提着包走人。”

  别人不敢销售,但是洪智瑛却找上了门。洪智瑛在深圳开了一家酒店。她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李翔华的乌鸡。

  洪智瑛:“我的行政总厨,他说我介绍一个好东西,他说比较适合你那里的消费群体。”

  行政总厨所说的好东西就是乌鸡汤,当时洪智瑛对乌鸡汤并不太感兴趣。

  洪智瑛:“哎呀我说乌鸡呢,就是说已经被人家炒的沸沸扬扬,不管是在江西省,就是在我们全国很多地方,太多乌鸡了。”

  但是等到乌鸡汤端上来喝过之后,洪智瑛的态度就完全改变了。

  洪智瑛:“这个乌鸡汤,成色,炖出来这个汤的成色很亮,我再去夹那个已经炖了6个小时的那个乌鸡肉,那普通的乌鸡呢,它炖一个小时之后你去吃它的肉,已经就散了,很烂了,就广州人说很棉,那我们北方人说烂的。然后呢我夹那个肉吃还是很紧的。”

  当洪智瑛得知这些乌鸡就是老朋友李翔华养的之后,更是感觉不可思议。

 辞职读博士 博士辞职养乌鸡

  洪智瑛:“我说你这么多年都跑到哪里去了,他说我去泰和养乌鸡去了。”

  乌鸡汤好喝,又遇到老朋友,洪智瑛当场拍板要引进李翔华的乌鸡。

  禽流感之后,李翔华跟广东省内的多家酒店建立起了供应乌鸡的合作关系。现在每个月供应的活鸡可以达到1000多只。另外在深圳和泰和两地销售的乌鸡蛋每个月也有十几万枚。但是在李翔华看来,这才是刚刚开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53598.html

更多阅读

康凌:中国文学的世界地位与莫言获奖无关

康凌,1987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现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译有《周作人: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选择》,编有《蘧庐絮语》、《海上中文系》,并参与《胡风全集》、《丘东平作品全集》、《丘东平研究资料》的编辑,文章散见《文学》

侯凡凡院士 院士侯凡凡 发表

侯凡凡院士先后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个面上项目和3个重点项目,除第一年因缺少经验未中之外,近年来连续中了5个面上项目和3个重点项目,成功率之高令人称奇!侯院士还写了“如何写好基金申请书”等讲座课件,热心指导后进。她还是一位好老

声明:《辞职读博士 博士辞职养乌鸡》为网友失去派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