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战国历史的职场启迪:我的战国我的策》
获得了老板的支持,商鞅开始变法,可是你变法,得有个力度吧?什么是力度?就是说话算数,要不然谁听你的啊?于是就有了大家都熟悉的一根木头搬运到某个城门给五十金的典故,那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临时搬运工,并且薪酬也是前后都不见比他特牛的。 现象树立起来了,就一发谁都收拾不了了。商鞅贯彻法令,公正无私,治罪不回避强大的宗族,奖赏不偏私亲朋好友。 太子不信邪,偏要触犯法律,跟变法作对,商鞅一想自己虽然很特牛,但是也不能把老板的继承人给治罪了啊(看来在强大的法律也有人情在里面),就把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给割了鼻子,一个给文了面,没鼻子的滋味疼啊,脸上刺字的感觉爽啊。两人怀恨在心,太子也是暗自记仇,心说:"等我当家做主的,肯定要你好看。"这也为后来商鞅的惨死埋下伏笔,按下不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秦国变得很强大,各国都畏惧它。兵强马壮,人民不敢贪图非分之财,路不拾遗,只是商鞅过于迷信法制的力量,刻薄寡恩,严刑峻法,只想威福百姓,不懂得以仁政服民。给老板打工做到这个份上,商鞅变得很危险。 二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时间啊过了一年又一年; 羊肉泡馍一碗又一碗啊, 岁月的飞刀啊改变了容颜。 时间是特牛的老师,跟它学的人最后都死了。看细碎的白花开了又谢,独望苍天,秋意渐来,倦鸟低微地哀叹,微风起,凉意浓。 孝公支持商君变法十八年了,也就是女儿红该喝的季节了。孝公病重,即将驾鹤西去。人之将死,就把商君诏见过来,说要把王位传给商君。商君坚辞不受。至于要传位给商君有多少诚意,不得而知。也许是"排毒"疗法,怕商君叛乱造反,不如让大家知道我要传位给你的,可是你没要,在仁义道德的约束下你商君即便想叛乱也没有借口和理由了。"白帝城托孤"与这件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你以为孝公给你的是女儿红,也许是鹤顶红呢!
![第2节:壹为什么热脸会贴个冷屁股(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33439578208.jpeg)
孝公去世,惠王即位。惠王就是以前商君得罪过的太子。商君自感不妙,于是告老还乡,想颐养天年。 小人和奸臣总是会在这样合适的时机出现。谗言的力量比正义的进谏要中听得多。谗言如下: "大王,臣子的权势太重,国家就会不安(功高震主嘛);左右过于受宠信,国君王便自身有碍。如今这天下人都说是商君变法,而没有人说是大王您变法,这样一来,不就是分不清大小王了吗?君臣错位不说,何况他还是您的仇人,不如趁机……"随后做了一个杀头的动作。 惠王正色道:"寡人岂能鼠肚鸡肠?过去的就算了,让商君来觐见我吧,我们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