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战国历史的职场启迪:我的战国我的策》
张仪是吃透了楚王的心理:先用高帽子把楚王罩住,把楚王捧得晕晕乎乎,再用感情牌拉拢楚王跟齐国绝交,最后用土地券把楚王迷倒,害怕楚王一丝理智尚存,又以"一举三得"大药丸给他巩固一下。这一环一环,都扣住了人性的弱点。拍马屁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话说得假,更知道这假话对方更愿意听。 看来,所谓忠诚是因为背叛的尺码还不够,所谓忠贞是因为诱惑的力度没达到,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永远不变的,是利益。这正是: 张仪巧嘴惑楚王, 利益作为迷魂汤。 许诺仍需水中望, 到手才得福运长。
![第13节:陆不要把我的许诺当成契约(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33268547359.jpeg)
话说群臣和楚王都高兴得找不到北了,后来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却丝毫没有祝贺的意思。 二 都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惹祸的根苗,气是雷烟火炮。楚王与诸位大臣正在兴头上的时候,陈轸赶来了。楚王很快注意到他,因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在人群中间是很扎眼的。楚王就问了:"先生啊,你看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商於六百里的土地,寡人自以为这笔买卖简直一本万利,诸人皆贺,你却无言,这是何缘故?" 陈轸不是在秦国吗?怎么会到楚国呢?还记得前文提到的张仪使坏的故事吗?后来,陈轸真的来到楚国发展了。 陈轸对张仪很了解啊,就说道:"臣以为大王未必能得到商於的土地,反而有可能招来外患,因此不敢祝贺。" 楚王心想,是不是你陈轸还惦记着秦国?我可得问问:"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轸就耐心地给楚王掰开了揉碎了讲:"秦国之所以现在礼敬大王您,是因为您有齐国这个盟友。如今,大王仅凭一句话就要跟齐国断交,这似乎有点冒险。再说,一旦跟齐国断交,咱们就孤立无援,秦王又怎么会尊重一个势单力薄的国家呢?"楚王有点不悦,但还是继续听陈轸说。 陈轸接着说道:"要是大王先要土地后断交,秦国肯定不干;要是先断交后要土地,肯定会中了张仪的诡计,一旦我们上当的话,大王肯定后悔不已。西有秦国虎视眈眈,北有齐国耿耿于怀,他们肯定会联合攻打过来。"陈轸真是洞若观火,简直就是半仙之体,后来事态的发展也印证了他判断的准确性。但是楚王已经被秦国的那六百里土地迷惑得失去了思考能力,利益的诱惑战胜了一切理性。 楚王怎能听进这逆耳忠言:"行了,别说了,前怕狼后怕虎的,怎么能做大做强?寡人以为此事甚为妥当,就等着看寡人大功告成吧。"随即哈哈笑了两声,感觉不过瘾,接着哈哈哈哈大笑了一串,爽啊! 爽完之后楚王想起一件大事,派使者去跟齐国断绝关系。第一个使者还没回来,楚王就派了第二个使者去了,生怕措辞不够难听,索性亲自措辞,读了一遍,感觉自己被撩拨得都有点懊恼了,才算满意。这交,必须给我断了,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