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致富经》7月29日播出:“价格低迷怎么还有好收益”,以下为节目实录:
每天早上5点钟,河北省徐水县南张丰村的唐茂田就带着工人开始忙活了,他们从土里往外刨的是中华鳖产的蛋,6-8月是中华鳖产蛋的旺季,现在唐茂田的养鳖场每天能产1万多枚鳖蛋,这些鳖蛋要在早上7点前全部刨出,否则就可能孵不出小鳖了。
唐茂田:“早上刨这是为了凉快,这个蛋不晒太阳吧。一晒这蛋本来就不大,太阳一晒晒热了,就容易晒死它了。”
记者:“这个鳖蛋一般在多深的地方呢?”
唐茂田:“就在10公分左右吧。”
记者:“如果10公分之内没有,不用再往下挖?”
唐茂田:“对,这全靠手感吧,要是啪这么一插就拿蛋,都碎了。”
中华鳖夜里12点到2点钟出来产蛋,产后把蛋埋进土里,隔上一天一夜后,唐茂田再把蛋刨出进行人工孵化。 2008年7月1日记者去采访时,徐水县刚下过一场小雨,虽然雨量不大,但唐茂田却很担心。
唐茂田:“刚才我听天气预报这几天都有雷阵雨,要是连续下雨,又不能刨蛋,又不能产蛋,这鳖不能产蛋,在泥里边怎么产蛋呢?”
记者:“那你就受损失了?”
唐茂田:“对。”
唐茂田现在专做孵化卖鳖苗的生意,今年他孵化场鳖蛋总产量预计有150万枚,价值700多万元。6到8月这三个月对于他来说是在打一场硬仗,除了要天公作美,饲养、刨蛋、孵化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不到最后胜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4年前的一个决定让唐茂田过上了这样提心掉胆的日子,也让他的年收入扩大了20倍。
唐茂田是河北省徐水县南张丰村农民,1993年开始养殖中华鳖,每年有20万元的收入。到2004年唐茂田发现,同样的鳖养出来赚得却越来越少了。
唐茂田:“1994年就是160元、170元一斤,到1995年最高涨到280元。到2003年又往下滑,一直滑到20多元,差10多倍。”
因为国内中华鳖养殖数量增加,价格也更趋于理性平稳,以前卖一只商品鳖唐茂田能赚到100元,2004年就只能赚到10元钱了。虽说也有利润,唐茂田却并不满足想赚得更多,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卖商品鳖改为孵化卖鳖苗。
唐茂田:“孵化比那个赚钱,假如说这一只鳖,这一年产这么80个蛋,这80个蛋就是卖3元一个,就能卖200多元。”
当时每只鳖苗能卖到3元,纯利润就有1元多,如果大规模孵化效益很可观。唐茂田所在的保定市当时有大小养鳖场100多家,因为本市专门孵化鳖苗的不多,有的场还要从外地购进,唐茂田觉得以后就近销售鳖苗市场应该不成问题。2004年3月他拿出100多万元积蓄,新建了25亩养殖场,停止出售商品鳖,繁殖后全部留作种鳖使用。
2006年6月,唐茂田的种鳖增加到了1万只,他的孵化生意开始了。白天要刨蛋孵化,晚上还要巡看,唐茂田的工作量骤然增大。妻子和儿子都跟着他养鳖,他又从附近村子招了十多个工人,可是所有人依然忙得团团转。
唐茂田的儿子:“睡觉的时间特别少,早晨起来一到眼里边,有干不完的活。”
以前都是自已干,现在一下子多了十几个工人,唐茂田不知该怎么管,唯恐出了差子,事事都想亲力亲为,自己也累得喘不气来。他采用的是埋沙孵化法,把受精的鳖蛋埋入沙子中,孵化沙内的温度控制在30度,保持一定的湿度,孵化期45天左右。第一批唐茂田埋下了4万枚鳖蛋,好不容易熬过了45天,小鳖倒是出来了,但一数数量,唐茂田吃了一惊。
唐茂田:“应该成活率在90%吧,它也就是在这么40%、50%。”
4万枚鳖蛋只孵出了2万只小鳖,少出了2万只,损失近6万元。问题出在哪里呢?唐茂田在察看工人埋蛋时找到了原因。
唐茂田:“书本上说就是动物极,你看,有白的有黑的,这个白点就是呼吸的地方,白点必需朝上。”
受精的鳖蛋上都有白点,往沙里埋蛋时白点要朝上,这个基本要求唐茂田经常对工人讲,可还是有四五个工人干活不认真,把蛋乱放造成孵化失败。唐茂田火冒三丈,一气之下辞退了那几个工人,还对妻子和儿子大发雷霆。
唐茂田的妻子:“活着都没劲儿似的,你看活着多累,有干不完的活。”
没日没夜地干最后还要挨骂,唐茂田的家里人都觉得很委屈,妻子赌气中午到孵化室摆蛋了,当时正值盛夏,妻子干着活意外突然发生了。
唐茂田的妻子:“这个眼睛慢慢什么都不知道了,就赶紧蹲下,蹲下都来不及,人就倒了。”
因为劳累加中暑,唐茂田的妻子晕倒了,听到消息唐茂田立即飞奔过去,把妻子送进了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想到跟着自己受累的一家子人,唐茂田心里很不是滋味。
唐茂田:“我也是挺心疼她的,我知道他们累,我也知道他们在我这个家吧,也是不容易。”
继续搞孵化吧,管不好工人出了乱子就要赔钱,要是不干孵化把种鳖卖掉,两年的准备100多万元的投入就白费了。此时唐茂田已经骑虎难下,他不敢泄气,只能咬着牙往前冲。
唐茂田:“我就是想怎么干,必须怎么干,实际我是最坚强的,我绝对最坚强。”
怎么来管理工人,唐茂田和儿子进行了讨论,决定先要明确分工,另外每项工作都选出一个工人当组长,组长要挑选踏实肯干、年纪大有威信的人担任。普通工人月工资是1200元,组长的月工资发2000元,干得好还有奖金。于淑梅是选出来的孵化组组长,走马上任后她一点也不敢马虎。
于淑梅:“摆好点,从这儿往东摆,白点冲上。”
记者:“你还负责管理?”
于淑梅:“对,不管干不好,要保证质量。”
改变管理方法后,工人责任心增强了,第二批5万枚鳖蛋孵化率达到了92%,唐茂田也觉得自己轻松多了。
唐茂田:“比以前有秩序,我是轻松了很多,我现在只动脑子,只管来回转转,给他们分配一下。”
徐水县养鳖的人很少,孵出来的鳖苗唐茂田拿到临近县去销售,因为养殖户和他不熟悉,对他的鳖苗质量也不放心,出的价格很低还要养大卖掉后才给钱。
唐茂田:“送上门的真是不太好,最早1.4元一只还得赊着,还不好卖。”
唐茂田琢磨怎么才能不被压价还拿到现钱呢?2006年8月初,一家饲料公司保定地区的销售经理默永学给唐茂田送鳖饲料,唐茂田看到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唐茂田:“他也哪家都去,他也可以介绍,你们买唐茂田的去吧,他就一句话,比咱们十句话都顶用。”
默永学和保定市的很多中华鳖养殖户熟悉,他除了送饲料还给养殖户指导技术,在养殖户中有一定的威信,由他出面介绍自己的鳖苗,唐茂田觉得养殖户应该乐意买。默永学和唐茂田打交道好几年,对他的养殖情况很了解,答应给他帮忙试试。
默永学:“我们也希望用户都有点好的种苗,他这儿起步早,做这个也做得比较不错,所以说我们也都给他推荐一下。”
这样推销效果怎么样,唐茂田心里也有没底,他坐立不安地等待着。一周后有四五个养殖户找上门来了,他们都是听了饲料公司默永学的介绍来的,曲阳县的程合军就是其中一个。
程合军:“他说老唐的苗子好,个儿大,抗病能力强,长得快。好的苗子好就是好,不好他就说不好。”
因为相信唐茂田的鳖苗质量可靠,程合军当场就购买付了现金,按的是市场价每只鳖苗3元钱。记者去采访时,他又来唐茂田这里购买今年的鳖苗。通过养殖户互相介绍,来唐茂田这里来买鳖苗的人越来越多,2006年他卖出了30万只鳖苗,净赚45万元。以前最怕别人赊账,可赚到钱后,唐茂田却出人意料要主动赊账给别人。他找到了本村村民姜山林,姜山林以前种果树赔了钱,正在家闲得着急,唐茂田让他跟自己学养鳖。
唐茂田:“我说你也跟着我学养鳖吧,他说学养鳖,我一没资金,二没技术,我说那不要紧,资金技术我都可以帮你。”
有人给钱帮自己做生意,姜山林求之不得,他从唐茂田那里借了12万元,建起了养鳖场。
姜山林:“消毒喂食什么的,怎么管理,我哪儿弄不了,打个电话他就过来了。”
唐茂田在附近村子找了5个像姜山林这样的村民,一共借给他们50多万元,手把手地教他们养鳖。唐茂田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很多人想不明白,其实他是想把本县不养鳖的人也发展成自己的客户,扩大鳖苗销售量。
唐茂田:“我想他们要是养,要是能成功,别人是不是还想养呢,要是养得多市场就大,越大越人多。”
一年后,姜山林的鳖养大要出售,唐茂田介绍了自己以前的客户过来收购,1000只鳖卖出后赚到了3万多元。看到姜山林养鳖致富了,当地不少农户也想跟着养,找到唐茂田要买鳖苗。2007年,唐茂田卖出了50万只鳖苗,赚到了100多万元。2008年7月1日,唐茂田来到同一个镇上的西于庄村,村民杨志恒去年从他那里借钱养起了鳖,现在要出售商品鳖了。
记者:“能卖多少钱今天?”
杨志恒:“10多万元吧,没有唐经理我们起不来。”
记者:“今天什么价?”
北京收购商:“1.5斤以上是59元一斤,2斤以上69元一斤,越大越值钱。”
近两年国内商品鳖价格回升,鳖苗价格也涨到了5、5元一只。唐茂田看准了市场,今年把孵化场扩大到了80亩,鳖苗总产量近140万只,净利润就有400万元。为了保证顺利销售,他建立了养殖场网站,想让自己的鳖苗卖得更远。这两个人是从浙江过来的养殖户,因为路途远怕鳖苗死伤,他们买了5万枚受精的鳖蛋,回去自己孵化。今年这场孵化仗开局顺利,6月份唐茂田卖出了40万只鳖苗,净赚120万元。他说现在还不能松劲,坚持到最后才能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