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播出《在西双版纳养野猪》,以下为节目实录。
2009年3月19号上午,记者刚刚来到野猪农庄,就看见龚最荣带着一群人急急忙忙往山上赶。
龚最荣:“你往那边走,我们谁找到了谁就叫。”
原来,农庄里有一头怀孕的野猪失踪了,龚最荣要把它给找回来。
龚最荣:“到那边去看一下。”
其实,几天前,这头野猪就有些焦躁不安,这通常是要分娩的征兆。它很可能是在夜里跑来后山,要做窝下仔。龚最荣正是凭着这条线索寻找野猪。
龚最荣:“在光秃的地方,它肯定不会下崽,肯定是要有草,或者是有树木的地方它才会下崽。”
为了早点找到野猪,大家兵分两路行动。一个上午过去了,山的另一面终于传来呼声。
工人:“找到了,在下边。”
龚最荣:“在哪边?”
工人:“在下边。”
当龚最荣闻声赶到时,饲养员已经把野猪的窝扒开一个小口子。这个时候,野猪的脾气已经非常暴躁。
龚最荣妻子:“小心啊,小心啊。你别把它惹毛了。”
可是很快,大家就发现,母猪已经在窝里产下幼崽,看到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龚最荣:“我们要人多,我们把母猪引开,一个一个把它的猪仔拿出来。”
记者:“这个是它生的猪崽吗?”
龚最荣:“嗯,嗯。”
龚最荣妻子:“你那里有几个猪崽?”
龚最荣:“这里有四个。”
拿到猪仔以后,饲养员带着它们在前面走,母猪听见猪仔的叫声,才会跟着回家。
记者:“刚才找到多少头小猪?”
龚最荣:“五头”
记者:“像这种情况多吗?”
龚最荣:“一个月反正五六次。”
记者:“每次都能找到五六头?”
龚最荣:“这个不定,看它能下多少,最多的可以下十多头的也有。”
产仔的母猪一般不会跑远,只会在农庄的后山上活动,为保留野猪的野性,龚最荣就没有严加看管。而就是这些野猪,给龚最荣带来了一年500万的财富。
龚最荣的农庄在西双版纳州的勐养镇,占地面积100多亩,来农庄的有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游客。在2005年建立之初,他只想把这里做成一个农家乐,而要拿什么当特色菜,却一直没有想好。一天,林业局的朋友来农庄和他聊天,几句提醒,让他看准了野猪这个市场。
西双版纳州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 李志勇:“以前我们这些老百姓是可以打猎的,传统就有吃野猪的习俗。我们实行天保工程之后,全州禁猎。现在他们也知道不能打了,然后也吃不到这些东西了。所以的话,这就是一个市场需求。”
经过考察,龚最荣了解到,纯种野猪肉有土味膻味重的缺点,通过与普通家猪杂交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龚最荣选择了用西双版纳的特有品种——版纳小耳猪与野猪杂交。一来是因为这种猪肉质细嫩,在当地很受欢迎。而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借版纳的特有品种让自己的野猪具有版纳特色。
龚最荣:“西双版纳实际上在全国来说,知名度是挺高的。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我们肯定要利用了。”
龚最荣心想,本来家养野猪就是个新鲜玩意儿,再加上版纳的特色,肯定会大受欢迎。可谁知,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很快泻了气。
2005年底,龚最荣的几十头杂交野猪都长到了50来公斤,在他看来,这个时候的野猪肉是口味最好的,可以出栏了,他把价格订为45元/公斤。为避免客人认为他拿普通家猪肉滥竽充数,他规定野猪只能现场屠宰,客人要整只买,如果当天在农庄吃不完,也能把肉带走。
2005年11月,余永华听说这里有野猪吃,便和几位朋友来到农庄。龚最荣没想到这么快野猪肉就开了张,于是宰了一头他认为肉质最好的猪。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顾客 余永华:“他就杀了一头,将近50公斤,我们拿去现烤。”
杀好猪,客人们很兴奋,立马把肉架到火上烧烤,可是没过多久,大家的脸色就变了。余永华终于忍不住,叫来了龚最荣。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顾客 余永华:“我们气的,当时说这个肉怎么能吃,一点儿不像野猪肉。”
龚最荣:“当时客人感觉我们在骗他,说你这个根本不是野猪。”
让客人觉得受骗上当的,原来是这头野猪身上的肥肉。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顾客 余永华:“油太多了,油多滴到火炭上,都冒起灰了。”
最后,50公斤的野猪烤出来只剩十几公斤瘦肉,还花了2000多元钱,客人吃完生气地走了。这个时候,龚最荣心理开始担忧起来。
龚最荣:“因为野猪的话,在客人的心目当中它没有肥肉,只有瘦肉。如果肥肉这么多的话,因为人家就觉得我们不诚信了,那么以后肯定会影响到生意了。”
当初选择版纳小耳猪与野猪杂交,看上的是它的肉质和版纳的品牌资源,可龚最荣却忽视了这种猪最大的缺点,就是肥肉多。向专家请教后,他才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它们杂交四代以上,保证野猪的基因达到75%。
2006年,龚最荣开始培育四元野猪。为让野猪的肥肉更少,每天下午四点,还准时把它们放出来做运动。
用这样的方法,龚最荣足足坚持了一年多,到2007年,野猪的瘦肉率终于上来了,客人们对野猪肉的口味也都赞不绝口。
记者:“这个是什么肉?”
顾客:“野猪肉,野猪家养的,肉质好。”
客人越来越多,问题却出现了。由于农庄的野猪必须整只卖,本地人当天吃不完还可以带回家慢慢吃,外地的游客就没有办法了,经常会抱怨。
龚最荣:“其他的游客之类,从外地来的,他那个肉吃不完,就不好保存,那么就形成一个矛盾了。”
甚至有的客人来时,听说野猪要整只买,就立马扭头走人,这给龚最荣的生意带来不少损失。究竟怎么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
在西双版纳,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烧烤大排档就开始热闹起来。这里有一种当地的特色烧烤——肉干巴,在本地人和游客当中都很受欢迎。说起肉干巴,它的起源还与当地的气候有关。
龚最荣:“西双版纳这边是热带地区,天气比较热。在原始的时候,他们上山打猎,去山上很远,他新鲜肉拿回来的话,可能就要臭掉了,因为这里天气太热了。”
为了便于保存,古时候的版纳猎人就在森林里把鲜肉做成干巴。
龚最荣决定,自己也要把野猪做成干巴销售。这样既解决了保存的问题,又让农庄多了一样有版纳特色的产品。
做干巴,第一道工序就是腌肉,由于调料特别,这个工作一般都由龚最荣的妻子张文秀来完成。
龚最荣妻子:“把盐巴放进去,放盐。盐放好了然后把蜂蜜放进去,然后再把这个放进去。”
记者:“这是什么?”
龚最荣妻子:“这个是我们山上的东西,只是版纳有。”
记者:“这是什么东西啊?”
龚最荣妻子:“这个把它放进去。”
记者:“你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嘛?”
龚最荣妻子:“全部要告诉你呀?不要告诉了啊,那不是全世界都有干巴卖了。不要告诉你。”
腌制只需十几分钟的时间,腌好以后把肉放到火上烘烤,大约半个小时后取下来,在阴凉的地方晾上一天,最后再用火烤上两个小时就制成了。
用版纳才有的独特配方做调料,农庄制作做出第一批野猪干巴。
龚最荣:“我烤了以后还是比较高兴的,我说我也会做干巴了。”
龚最荣想,产品刚推出,大家还有个接受的过程,不如先免费促销一段时间。
2008年5月,一群朋友来到农庄吃饭,在上完菜后,龚最荣又给每桌客人免费上了一盘干巴。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顾客 杨建:“他刚刚开始做,他也是试探性的,他送我们吃。”
朋友们见老板热情送菜,都很高兴。可谁知,一顿饭下来,整盘干巴几乎没人动筷子。
龚最荣:“我当时三桌人,三盘一点都没动。”
龚最荣觉得很奇怪,一再询问之下,朋友才道出原委。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顾客 杨建:“烟味比较浓,这个吃了之后就不顺口,还有点儿干燥。”
在版纳的烧烤夜市上,牛肉和猪肉干巴一直是畅销的产品。为什么自己制作的野猪干巴,就出了这么多问题呢?龚最荣想不明白,最后,还是在烧烤师傅那里找到了答案。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 烧烤店店主:“猪肉干巴需要保持水分,那个不能烘太久。现在需求不一样,而且以前那个柴火烟也多,它燃不起来的话,烟特别多,特别熏人。”
经过师傅的指点,龚最荣缩短了干巴的烘烤时间,并改用无烟碳做燃料。当老顾客再次来到农庄时,他的野猪干巴,味道已经大为改变。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顾客 杨建:“它的烟味都减轻了,所以吃起来比较爽口,比较有味道。”
大家都为野猪干巴叫好,龚最荣心里也很有成就感。可是渐渐地,他又高兴不起来了。由于干巴制作起来费料费工,光成本一斤就要一百多元,客人们问了价格之后,都直摇头,这可怎么办呢?
2008年8,州农业局给他下发通知,要求他参加第四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龚最荣觉得机会来了。
龚最荣:“这个肯定很高兴,作为我们企业能有一个展示的平台。”
可是做成干巴的野猪肉已经变了模样,到时候会不会有人怀疑自己,拿普通猪肉欺骗顾客呢?龚最荣怎么想都觉得心里没底。
一天天过去,眼看就要出发了,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一招。谁知就是这一招,让他在会场上出尽了风头。
龚最荣:“我们那个展台是三米乘三米的,前面是个走道,结果我们整个走道已经堵死了。”
龚最荣的展台前人头攒动,让隔壁卖茶花鸡的老板梁建勇很是羡慕。
西双版纳茶花鸡公司负责人 梁建勇:“他忙不过来,只有吃中午饭的时候歇一会,基本上都没有歇的。”
借着高人气,龚最荣把他的野猪干巴卖到了200元/斤。
龚最荣:“基本上第三天的早上,我们已经卖完了一百公斤。”
西双版纳茶花鸡公司负责人 梁建勇:“反正就是挤的,好像在抢一样,看的买的真的是多。”
龚最荣究竟想了个什么招,引来这么多人参观呢?原来,他从农庄带来了两头活生生的小野猪。
龚最荣:“我们带了两个上去,那个时候还小,所以我们也给人家展示,在西双版纳也有人在养野猪,而且养的这么好。”
小野猪成了龚最荣心目中的大功臣,其中一头在展会上就被人买走。剩下的那头在农庄,作为种猪饲养,龚最荣对它疼爱有加。记者采访时,这头野猪已经身怀六甲,在农庄,就数它的待遇最特殊。
记者:“它还有名字啊?”
龚最荣:“有。”
记者:“它叫什么?”
龚最荣:“叫纳纳。”
被买走的那头野猪叫双双,它俩的名字取自于“西双版纳”的地名。现在没事的时候,龚最荣还会带着纳纳出去兜风。
龚最荣:“上昆明的时候,一天吃两瓶牛奶,一个苹果,还有一个甜脆包谷。”
龚最荣:“好好呆着!”
为了保持纳纳的卫生,龚最荣总是亲自给它洗澡。
记者:“拿洗发水给它洗?”
龚最荣:“嗯。”
记者:“你们平时老这么给它洗澡吗?”
龚最荣:“对,都用洗发水给它洗。”
龚最荣:“漂亮了,我看看,过来。”
洗完澡,就到了纳纳的用餐时间,芭蕉是它的最爱。
龚最荣:“它要把皮剥掉,它不拿脚踩它,就剥不了皮。”
龚最荣:“还要吃什么?要吃什么?”
龚最荣:“再拿两个给它。”
借着双双和纳纳,许多人都知道了西双版纳的这个野猪农庄。客人们慕名而来,在农庄休闲了一天后,总要带上一些野猪干巴回家。
现在,龚最荣已经销售了上千头野猪,收入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