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发生了一件令人不解的事儿,果品经销商于建国花了5万多元从河北迁西买回来2万棒菌棒,他却拿出一半免费送给村里的农户去种,这引起了不少村民的怀疑。
大庄科乡龙庙沟村村民谢瑞峰: 就那个菌棒,最后说,你挣钱了,你给我那个,赔钱了我一分不要了。
大庄科乡暖水面村高稳荣:老是觉得也是挺傻的,自己花了钱了,觉得他是有钱憋的,他在我们这边算比较有钱的,说他有钱憋的。
于建国:说我是骗子,就想骗国家钱。
那么于建国是个什么样的人?菌棒是他自己买的,为什么他拿出来免费让村民种还被怀疑是骗子呢?
北京延庆县大庄科乡以山区为主,果品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于建国搞果品经销十来年了,在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能人,这次他拿出自己买来的菌棒免费给村民种又要搞什么名堂呢?
2007年,于建国去河北迁西经销果品的时候,发现迁西农民在板栗林里种了一种叫灰树花的食用菌,一亩林地能有5万元的产值,就当即决定把灰树花引到家乡来种。
于建国的爱人李桂珍:想种点新鲜的,搞一个新鲜样,一个新产品,多一个挣钱的门路。
灰树花又叫栗子蘑、栗蘑、莲花菇等,是药食兼用菌类,在我国的东北河北、广西、福建等省市都有分布,以在板栗林里野生为主。人工培养栗蘑的主要原料就是废弃的栗树枝。
2008年春天,于建国组织了十几位村民一起到河北迁西参观栗蘑的人工种植模式,参观后于建国就买回来2万棒菌棒,准备和这些村民一起种栗蘑,参观时还说回去就要种栗蘑的村民,回到村里就改变了想法。
村民谢瑞峰:他没有干过这个,就觉得这个多费事似的,都怕白干了,或者说白受累了。
暖水面村村民高稳荣:种完了你没地卖你还得给他,完了人家拿你这个挣钱去了,你也挣不着钱,你白受累,白给人家种。
担心和猜疑在村民中间传染开了,去迁西参观过的村民也都选择了放弃种植,在于建国买菌棒时口头承诺要买的菌棒现在也不要了。5万元的菌棒都堆积在于建国家里。
于建国:看的时候说,回家赶紧种,干,一计划就拉回来了,回家不种了,在我家剩一大堆,我家里也没地方种。
一个菌棒2.6元,一亩林地需要一万多元的菌棒,加上拱棚等投入一亩林地需要2万多元。高投入增加了村民们的顾虑,为了尽快把栗蘑菌棒分给农户,于建国做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菌棒的钱自己出,让村民免费种。
于建国:他不担心赔不赔的事了,赔了归我赔,赚钱归他,说栗蘑没人收,咱们给他签合同,保证是投入一块挣一块。
为了能解决种栗蘑的技术问题,于建国去找乡政府帮忙,因为在板栗树下种栗蘑既可以让废弃树枝以肥料还田,又能让农民增加收入。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有2万多亩板栗,很适合规模发展栗蘑种植,乡政府就帮于建国联系到了中科院的专家和迁西有种植经验的师傅专门给村民培训种植技术。
菌棒免费,又有了技术保障,卢汉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种了2000棒,几个月以后,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小赚了一笔。
大庄科乡暖水面村村民卢汉发:订鲜蘑是7元每市斤,干蘑是80元每箱半斤。于建国是统统收购。四分地赚了7000元吧。
在延庆县,栗蘑一年可以出四到五茬,一亩林地的鲜栗蘑产量可以达到七八千斤。于建国买的2万棒菌棒总共有40多户农户种植,他的收购价是7-8元一市斤,靠经销果品的朋友帮忙于建国没费劲就把栗蘑销售掉了。种植栗蘑的村民的收入都实现了投资一元净赚一元。看到种栗蘑效益不错,2009年,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政府也出台措施鼓励农民种植栗蘑。
北京延庆县大庄科乡乡长胡树森:2009年每户种植我们按他资金投入量的三分之一政府给予补贴。技术人员的引进、培训还有生产菌棒的设备我们投入了整个将近100万吧。
2009年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的栗蘑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产量是2008年的5倍多,一下子增加这么多栗蘑,于建国怎么销呢?很多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2009年8月16日上午,这家饭店来了一帮身份特殊的客人,这些人将决定于建国今年的栗蘑销售能不能成功。
副乡长常秋生:目前,销售渠道主要是往饭店、超市进行推销,今天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平台,把这个东西推向市场。
原来,这是于建国和乡政府邀请的北京延庆县比较知名的几家宾馆饭店的经理和厨师长,为了把栗蘑打进这些酒店,专门组织了这场栗蘑展示会。现场品尝了用各种方法烹饪的栗蘑菜肴后,不少饭店经理和厨师都很感兴趣,有3家饭店当即决定每天让于建国供应50斤鲜蘑。
厨师长吴金宝:这种蘑菇也是延庆头一次,推出来肯定受顾客的欢迎。
于建国从农户那里收鲜蘑是7-8元一斤,卖给饭店是十来元一斤。鲜栗蘑销售不完就晒干或烘干,按半斤一箱80元出售。大部分酒店是干的鲜的都要。
记者:你这往哪拉啊?
于建国:往延庆拉,昨天开展示会了,今天就有人要。咱这个为了保证质量,咱们这个各户有各户的标签,有个人的印。发现问题咱能退回去。
谢瑞峰也是于建国带动起来的种植户,他的栗蘑却并不都指望于建国,他还找到了一个新的销路。
谢瑞峰:这是小的了。
记者:现在能摘了吗这个?
谢瑞峰:这个不能摘,能摘的就是那边有一个这边有一个,就这一个,现在就是这一茬刚上来,再过四五天就都上来了,一般的有城里面买走的,十元一斤,就这儿来玩的,门口这儿,守着路边,销路基本上三分之一。
就在记者采访谢瑞峰的时候,有客人到地里来了,谢瑞峰就领着客人在找起蘑菇来。
记者:到这儿来买过吗?
游客刘亚芳:买过,我们老来,吃这蘑菇特别好吃,刚开始来的时候不知道是蘑菇,长得特别漂亮,我们看了还以为是珊瑚似的东西,长得像花一样,多嫩呢。
游客:到这边主要是旅游,今天正好星期天,一家几口人过来,原来不知道,也是通过朋友介绍,给我们尝的确实好吃。
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有莲花山森林公园、旺龙潭峡谷等旅游景点,有民俗接待户116户,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不少喜欢民俗旅游的游客都要带些乡下的土特产,这让栗蘑种植户看到了商机,游客成了栗蘑种植户的新客源。
于建国:民俗户这块,人越来越多,在家门口能卖了,价格他自己定,我不影响他们,他们卖不了了,我那儿接着给他们销。
记者:他们要是都不卖给你了,你不是原来供应的渠道都断了吗?
于建国:那个不碍事,我自己也有自己的基地。
现在,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的栗蘑已经出了两茬,有三分之一的直接卖给了游客。其余的都卖给了于建国,2009年,仅栗蘑销售一项,就能为这个乡创造近千万元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