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悉博弈论: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战术》
从狭义上讲,博弈是以利益为目的,有利可图是形成博弈的基础,所以博弈包含的要素有以下四点:一,参与人数至少是2人;二,博弈双方或多方要有相互竞争的利益中心;三,参与者有自己的竞争策略;四,参与者拥有相关博弈必备的知识和信息。 而从广义上讲博弈论则主要由以下五大要素构成: 一,决策主体(Player):又称局中人或博弈方,指的是博弈中能独立决策、独立行动并承担决策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小到个人、家庭,大到企业、国家,只要有独立的决策和行动,便可视为博弈方,形成决策主体。有两个参加的博弈现象称为"两人博弈",而多于两人的则称为 "多人博弈"。 二,策略空间(Strategy space):又称策略集,是指供参与者选择的策略和行动空间。每一个策略都对应相应的结果,供博弈方选择的策略数量越多,博弈就越困难、越复杂。决策者在实际行动中总会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施,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再对方案进行不停地调整,以便统筹规划全局。如果在博弈中局中人的策略明确有限,则称之为"有限博弈",反之则称为"无限博弈"。
![第4节:博弈论的构成要素(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14089413307.jpeg)
三,效用(Utility):也就是博弈者之间相互争夺的利益。博弈双方或多方都是围绕一定利益展开的,因此博弈胜负的评判结果主要是靠策略选择后的得失来衡量。一局博弈结局时的结果称为得失,每个局中人在博弈中的得失不但与自身所选择的策略有关,而且也影响着所有局中人所选定的一组策略。因此,博弈结束时每个局中人的"得失"都会用一组策略函数表达出来,这通常被称为支付(Payoff)函数。 四,次序(Orders):即各博弈方在决策时有先后之分,因为博弈方在决策选择上要不时地调整改善,一定要十分注重次序轻重的问题。如果决策的次序和实施时间不同,则博弈的结果必会有所差别。 五,博弈均衡:博弈虽然是为了利益和胜利,但并非是利益尽占,而是要遵循均衡理论。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这与供求关系相似,当商品生产超过市场购买力后价格必然会下降,当商品生产难以满足市场需要时价格必然会上涨,过高过低的商品价格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样道理,博弈论也要符合均衡性,其中最著名的是"纳什均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