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悉博弈论: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战术》
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闻筱辑命人找来的这口锅外面全是黑色的炭灰,没偷钱袋的旅客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自然敢于摸这口锅,不怕公鸡鸣叫。而做贼者必定心虚不敢去摸,所以会趁着息灯后假装去摸。当油灯点亮后,双手干干净净的旅客自然便是偷钱袋的人。闻筱辑所设的锅中罩鸡其实只是个圈套,这与现代的测谎仪有异曲同工之妙。做贼心虚的人只想掩饰自己的罪行,根本不会想到闻筱辑用"锅中罩鸡"来测谎,所以信以为真的偷钱者自然会拒绝摸锅,结果正好钻入圈套,暴露了自己。 从前有两个相邻的村子,一个叫诚实村,一个叫谎言村,诚实村的人只会说真话,从不撒谎,而谎言村的村民则只说谎话,从不说真话。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了两村之间的岔路口,他不知道左右两个村子哪个是诚实村,哪个是谎言村,恰好此时走来一位村民,请问他应该怎么问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真实结果?
![第16节:法律学:我知道你在说谎(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13739703789.jpeg)
其实答案很简单,此人问道:"请问你是左边这个村子的人吗?" 如果这位村民回答:"是",则左边这个村子必定是诚实村。 我们可以根据回答做出以下4种推断: 如果左边的村子是诚实村,而这位村民是说谎村的,则他的回答必然为"是"; 如果左边的村子是诚实村,而这位村民也是诚实村的,则他的回答也必然为"是"; 如果左边的村子是说谎村,而这位村民是诚实村的,则他的回答必然为"不是"; 如果左边的村子是说谎村,而这位村民也是说谎村的,则他的回答也必然为"不是"; 实际上有人得出一个比这种推理过程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让遇到的这个村民带他去该村民所在的村庄,不管对方是哪一村村民,最终到达的必定是诚实村,因为对方如果是说谎村的,则必会带你去诚实村,反之,诚实村的人自然也会带你到诚实村。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事先知道了不变的前提--只说真话或假话,从而给了我们推理出真相的方法。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是既说真话又说假话,在很多时候用真话掩盖了谎话,所以我们才会真假难辨,容易上当受骗。 博弈论除了在经济、政治、法律等领域得到成功运用外,同时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处世学问,从家庭关系到人际关系,从企业管理到国家外交,都离不开博弈论给我们的诸多启示。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节奏也明显加快,如何把握机遇,应对生活中新的挑战,如何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都能从博弈论中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