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19)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实验者表扬一组孩子说他们一定是非常聪明才能解答出这么多谜题,对第二组孩子则保持沉默。按照一些励志类书籍的说法,仅仅几秒钟的赞扬就会对孩子产生戏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也显示出的确如此,但并不是以他们所预期的方式。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研究者告诉孩子可以选择两个任务中的一个来完成。一个任务非常难,他们不大可能成功,但它具有挑战性,即使是失败了也能让你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与之相比,另一个任务容易得多,他们很可能成功,但可以从中学习的东西比较少。被表扬的那一组孩子大约有65%倾向于选择较容易的任务,而没有得到表扬的那组孩子选择较容易任务的只有45%。被表扬很聪明的孩子更倾向于逃避挑战而选择容易的任务,这对宣扬“表扬法”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打击。但是,更糟的还在后面。 在实验的第三阶段,研究者让孩子们解答更多的谜题。这一次的谜题比第一次的更难,因此大部分孩子都做得不太好。做完之后,每个孩子都被询问有多喜欢解答这些谜题,以及他们回家后还会不会继续做。结果,两组孩子表现出戏剧性的差异。得到表扬的那组孩子不如另一组孩子觉得谜题有趣,因而回家继续解答谜题的意愿也不如另一组孩子强烈。 实验的最后阶段给支持表扬法的人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在做完较难的谜题解答之后,实验者让孩子们进行了最后一次测试。最后的这套谜题和实验开始时孩子们做的第一套谜题一样容易,虽然两组孩子在做第一套谜题时得到的分数不相上下,但最后这套谜题的得分却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其模式与很多励志类书籍所鼓吹的恰恰相反。被表扬很聪明的孩子的得分远远低于另一组孩子。 为什么表扬会对孩子产生如此违反人们一般直觉的破坏性影响呢?穆勒和德维克认为,这是由几个因素导致。告诉孩子他们很聪明可能会让他们感觉良好,但也促使他们害怕失败因而避免挑战,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万一没有成功,就会显得很难堪。此外,告诉孩子他们很聪明无异于暗示他们无需努力就可以表现得很好。由此,孩子就会缺少动力来努力付出,因而更可能失败。遗憾的是,如果他们接下来得到了较低的分数,他们的动力甚至可能被完全摧毁,从而产生一种无助的感觉。毕竟,低分数意味着他们不如被表扬的那么聪明,而他们对此是无能为力的,低分数产生的这种心理影响不可低估。穆勒和德维克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个事实,当要求每个孩子告诉同学自己在测试中(包括解答那套较难的谜题)表现如何时,被表扬过的孩子几乎有40%撒了谎,而没被表扬过的孩子只有10%撒了谎。
更多阅读
第55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20)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那么,这是不是说所有的表扬都有害呢?到目前为止,我只描述了穆勒和德维克实验中三组孩子中两组的情况。实际上,还有一组孩子得到了真实的反馈“干得好,你答对了80%”之后,也得到了一句简
第54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19)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实验者表扬一组孩子说他们一定是非常聪明才能解答出这么多谜题,对第二组孩子则保持沉默。按照一些励志类书籍的说法,仅仅几秒钟的赞扬就会对孩子产生戏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也显示
第53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18)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参加音乐课程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聪明。但是,很难说清其中的因果关系。有可能音乐课程使孩子变得更聪明,也有可能聪明或有天赋的孩子更喜欢上音乐课。几年前,心理学
第52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17)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记者们迅速报道了这些发现。《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家艾里克斯?罗斯提出(毫无疑问是语气坚定的)他们已经科学地证明了莫扎特是比贝多芬更为出色的作曲家。然而,一些作者很快开始夸张了
第51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16)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最后,心理学家桑德拉?穆瑞和约翰?赫尔姆斯的研究表明,甚至只是一个词汇也可以使婚姻关系焕然一新。⑨ 研究者采访了很多人,请他们说出自己配偶的优点和缺点。接着,研究者跟踪调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