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用价值丈量工作与生活:快乐上班的经济学》
无论谁都拥有比较优势 让我们继续用刚才的例子进行分析。假设A在1小时之内可以预约4家客户,或者可以制作20页资料;而B在1小时之内可以预约1家客户,或者可以制作10页资料。 接下来,比较一下A、B两人进行各项工作时的机会成本(做某项工作时牺牲的另一项工作)。用牺牲的资料页数来表示预约1家客户的成本时:A付出了5页的代价、B付出了10页的代价。相反,用牺牲的预约件数来表示制作1页资料的成本时:A付出了1/5件的代价、B付出了1/10件的代价。 让我们用下图来整理一下,通过比较后可以得到,A进行预约客户时牺牲的资料页数比B少,而B在进行制作资料时牺牲的预约件数又要比A少。因此,我们可以说,"A在工作上的比较优势是预约客户(销售),而B在工作上的比较优势是制作资料"。另外,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的概念还告诉我们,"专心致力于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作,可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让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一下。按照上述的条件,A在1小时之内可以预约4家客户,对于B来说,这是需要花费4个小时的工作。如果B用相同的时间进行资料制作的话,可以制作40页的资料。假设B用其中的30页资料和A的4件预约进行交换,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A在1个小时之内的工作成果变成了30页资料,而B在4个小时之内的工作成果就变成了4件预约加上10页资料,从资料的页数上来看,都要比自己单独工作时多出10页。也就是说,A在和所有能力都比自己差的B进行分工后,双方都获得了比单独工作时更多的利益。 因此,即使对方水平有限,能力超群的A也应该在工作时尽量选择和他人分工作业。在现实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说,某职业运动员在学生时代取得了一级会计证书,而自己的妻子只有二级会计证书。尽管如此,他也应该把经纪人的工作委托给妻子,自己去专心训练。
![第14节:无论谁都拥有比较优势](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11732172427.jpeg)
比较优势的概念的核心是,"无论谁都一定拥有某种比较优势"。也就是说,无论谁在工作上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正是本集Q的答案。看到这里,各位读者是否也明白了即使不如别人,也没有必要灰心丧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