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用价值丈量工作与生活:快乐上班的经济学》
吉本老师的一点即通经济学讲座 4 激励 能够发挥激励作用的要素 笼统地说,经济学的目标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提高大家的满意度。本着这个目标制定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良好地发挥对于个人和企业的激励作用。这一点是经济学家在进行判断时的基准。
![第21节:吉本老师的一点即通经济学讲座(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11693308246.jpeg)
能够激励人们的要素有很多种,比如说,升官发财、社会地位和名誉、魅力十足的异性以及家人的幸福等等,这些都可以调动我们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满足,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通过某种体系能够达到这种状态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发挥了强有力的激励作用。 而在现实生活中,"价格"是对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影响最大的激励要素。 除了购物时的价格外,工资、利息以及股价也属于价格的范畴。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利息是信贷的价格,而股价是股票的价格。其中,工资对我们的激励作用最大。 另外,需要补充一点的是,由于还要缴纳所得税和消费税等税款,所以实际上对我们产生激励作用的是包含这些税款在内的总体价格。 价格的四个作用 如上所述,经济学家重视激励理论,并认为价格是最强有力的激励要素。因此他们在分析时会特别关注价格的作用,总是把许多问题和价格联系在一起进行说明。 但需要解释一下,经济学家并不是想用钱来解决一切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视价格是因为即使单纯为了造福社会或家庭幸福而工作的人,也一定会受到价格带来的激励作用。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就不得不反复强调价格的重要性。 包括激励在内,价格一共有四个基本作用。下面我们就以卷心菜的价格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某年由于气候原因造成卷心菜歉收,其产量只有往年的一半。如果大家的消费量不变,那么就会产生大幅度供不应求的现象,卷心菜的价格也会随之急剧上涨。在此过程中,"卷心菜供不应求"的"信息"是通过价格的变化传递给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的。 如果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卷心菜的价格仍保持不变的话,那么就会立即脱销,很有可能导致一定需要它的人买不到它。但是,价格上涨后,那些买不买卷心菜都无所谓的消费者就会主动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其他蔬菜,这样就可以使一定需要卷心菜的人能够比较容易买到。也就是说,价格的变化"激励"那些无所谓的人尽可能不买卷心菜,让一定需要它的人可以优先获得。 最终,价格上升导致消费量减少,使供求达到平衡。所以说,价格的变化还起到了"调整供求关系"的作用。与此同时,市场价格也决定了生产者的"收入"。 综上所述,价格的四个作用是:①传递信息、②激励、③调整供求关系、④决定收入。 价格 VS 政府 接下来让我们思考一下价格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时的重要性。按照刚才的情况,假设卷心菜在市场上严重供不应求,此时如果政府禁止涨价,采取呼吁的办法,劝说人们尽可能减少消费卷心菜的话,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先,为了告知所有消费者这一消息,需要在宣传上花费大量的成本,即便如此,也很有可能出现疏漏,使一些消费者不能及时得到这些消息。相反,如果通过价格的变动,就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及时准确地让所有消费者都能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