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提升情商改变命运:情商铸就精英》
处于两极的对立情绪,可以在同一事件中同时或相继出现。例如,儿子在战争中牺牲了,父母既体验着英雄为国捐躯的荣誉感,又深切感受着失去亲人的悲伤。 情绪的两极性可以表现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愉快的情绪使人充满信心,努力工作,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行动能力,如悲伤、郁闷等。 《水浒传》中有一段写杜兴的怒气:“只见杜兴下了马,入得庄门,见他模样,气得涨紫了面皮,龇牙咧嘴,半晌说不得话。”可见消极情绪不仅影响自己的表情和理智,也会影响他人对你的看法。 然而,对于不同的人,同一种情绪可能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例如,恐惧会引起紧张,抑制人的行动,减弱人的神志,但也可能调动他的精力,向危险挑战。 紧张和轻松也是情绪两极性的表现。紧张决定于环境情景的影响,如客观情况赋予人的需要的急迫性、重要性等,也决定于人的心理状态,如活动的准备状态、注意的集中、脑力活动的紧张性等。 一般来说,紧张与活动的积极状态相联系,它引起人的应激活动。但过度的紧张也可能引起抑郁,引起行动的瓦解和精神的疲惫。 情绪的两极性还可以表现为激动和平静。 激动的情绪表现强烈、短暂,然而可能是爆发式的,如激愤、狂喜、绝望。人在多数情景下处在安静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 情绪经常呈现出从弱到强,或由强到弱的变化,如从微弱的不安到强烈的激动,从快乐到狂喜,从微愠到暴怒,从担心到恐惧等等。情绪的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趋向越大。

不同的情绪表现形式,能够成为度量情绪的尺度,如情绪的强度、情绪的紧张度、情绪的激动程度、情绪的快感程度、情绪的复杂程度等。 我国古代学者也曾对情绪进行过研究和分类。早在秦汉以前,《礼记》中就已提出人有“七情”之分,即喜、怒、哀、惧、爱、恶、欲;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则把情绪分为“六情”,即喜、怒、哀、乐、爱、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