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35岁前应该有的35种态度》
感谢我识出版社规划了这本书,也感谢苏美静小姐和张军先生大方地分享他们的经验,以及我识编辑群的通力合作,他们的工作态度令人佩服。 流川美加 2006.02.15 开启人生谜团的金钥 人不管地位高低、知识多寡,唯一可以控制而又最难以控制的就是自己和自己的态度。我们看到有的人身无分文却终能富可敌国,而有的人家财万贯却落得个一无所有;有的人力仅缚鸡却能勇退暴徒,而有的人身体孔武遇事却总退避三舍;有的人逆境连连却总能破茧而出终至功成名就,而有的人一生顺遂却归于平庸一事无成……
![第3节:作者序(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10591018769.jpeg)
拥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而行为方式决定着人的人生走向。诚然,态度能够成就人,态度也能够毁掉人。 当初在知悉台湾易富文化总编辑王毓芳小姐欲集结亚洲作者,结合两岸三地经验,制作一本提醒身处亚洲的青年朋友,在面对生命诸多诱惑考验时,能有正确态度应对的书籍企划时,只觉得这类的构想很不错。 不过,在与日本的流川美加小姐、台湾的苏美静小姐深入沟通讨论看法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人愿意永远过着庸俗的日子,没有人在年轻时就甘于做平凡人;但是为什么总等到年纪渐长时,却又不得不承认,这辈子只能这样。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原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渴望、对人生充满理想的青年一步步变得如此平庸、世俗? 我们从其出身找原因,也找出无数类似环境艰苦、运气太差等等的理由。但是,直到美加小姐提出一个观念:当我们沉静下来,反观内心,却都还能够得出一个殊途同归的结论──态度,正是错误的态度毁了人生。就这样,《35岁前要有的33种态度》便在彼此的脑海中达成共识。 之所以我们会指出35岁以前该有这33种态度,主要是因为人生的第一个35岁恰巧是关键。35岁前后,是人生拥有初步基础的阶段,所以在这之前就拥有正确的态度,能影响到尔后一生的成败。但并不是说年过35岁拥有就来不及了,其实只要从你翻开本书这一刻开始去设法改变拥有,就永远不算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