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网络时代必懂的生存法则:公众风潮》
图3?2社会化媒体技术梯形图 图3?3美国成人用户在线对社会化媒体技术的使用情况 注:统计对象是在线的美国成年人。 资料来源:Forrester?s North American Social Technographics Online Survey,Q2 2007. 社会化媒体技术使用情况表有以下几个分组: ? 创造者,在梯形图的顶端,指的是那些至少每个月都会发一篇博客或文章,或维护一个网页,或在YouTube这样的视频网站上传一个视频、音频的网友。埃里克·金斯利就是个楷模。根据2007年的调查数据,在美国,创造者的人数占到所有网民的18%;在欧洲,只占10%;在韩国这个博客人口极高的国度里,创造者的比例高达38%。

? 评论者,指的是在网上对其他内容做出回应的人,如在博客或论坛留言,或发表评价、评论,或编辑维基词条。乔·科摩就是乐高世界里典型的评论家。由于评论要比创造容易一些,所以评论者比创造者的数量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美国网民中有1/4是评论者;欧洲人的比例是1/5,而日本的比例是36%。 ? 收集者,指的是使用社会化书签服务(如del?icio? us)收藏网址、贴标签的人,对网站(如Digg)进行投票的人,或使用跟踪订阅服务(如Bloglines)的人。这些整理和聚合信息的人们事实上扮演了编辑的角色,这个角色把创造者和评论者生产的海量信息进行了系统化的组织整理。举个例子,所有想搜索“夏威夷毛依旅馆”的人都会在del?icio?us网站的这个标签下找到已经收集好的相关网页。收集者集合在一起就是一支精锐部队,虽然在欧美只占有全部网民的10%,但却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收集、编辑整合越来越多的网站。韩国人比美国人更热衷于收集信息,但在日本却又不同,只有6%的日本网民充当信息收集者。 ? 参与者,是指那些参加社交网站(如MySpace)或在社交网站里维护个人主页的人。在美国,Facebook发展迅猛,参与者已经占整个网民人口的25%;在韩国,Cyworld非常流行,参与者的比例占40%;而今欧洲人已经是社交网站的落伍者了,参与者在网民中的比例很少。 ? 观看者,是指消费信息的人,这些信息包括博客文章、在线视频、播客节目、论坛帖子、留言回复。举个例子,琳达·倪在乐高社区里就是一名观看者。做观看者门槛很低,不像创造者或评论者那样要贡献很多内容,所以这个队伍人数更为庞大,在美国的比例是48%,在欧洲是37%,在日本有2/3,在中国的比率尚在统计中。 ? 不活跃分子,是指那些参与度特别低,甚至袖手旁观的人。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41%的美国人、53%的欧洲人以及37%的韩国人没有接触过风潮。当然,这些人指的都是在线用户,不上网的人是不会参与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