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清醒傻子的人生之道:傻儿皇帝阿斗回忆录》
而另一派则以糜芳这个烂人为主力,他和魏延等人,力持"假摔说"。"假摔说"研究的是怎么摔?摔哪里? "怎么摔?"糜芳歪着脖子,斜视着执笔记录的吴国史官:"你想想刘备长得啥样?两耳垂肩,双手过膝。"这时他已叛国投靠了东吴,因此言语间也没了为尊者讳的种种顾忌:"摔孩子?行!双手过膝的人,还弯腰摔,大胆地摔吧!摔哪里?指尖离地三寸。那能叫摔?叫‘高举轻放‘还差不多。如此‘高度‘,摔鸡蛋也未必摔得碎。哼,空头人情不送白不送,铁定了假摔无疑!" 对于长坂坡事件,国际舆论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作为死敌的魏国,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刘家人,竟生生编造出一个"血疑门",企图质疑我高贵血统的纯正性。他们无中生有,开动舆论工具,大肆污蔑我是赵云和甘夫人通奸的孽种,正因为赵云是我亲爹,所以才拼了性命来救我;刘大耳虽然知道隐情,却害怕失去赵云,只能干忍着。等到了兵败樊城,机会来了,他故意趁乱把老婆孩子丢下不管,意图借刀杀人。哪知道赵云舍命救子,突出重围,刘大耳恶向胆边生,索性找了个险失爱将的借口,把我往地上死命摔。所以,在魏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刘备摔阿斗,完全是"阴谋与奸情"的产物。 而吴国方面,在我即位之后,孙权特意叫工匠弄了一面竖匾,上书"仁义"两个大字。每逢我派出的使者到访,聊起往事,孙权就指着竖匾翘大拇指,赞道:"仁义啊,真是仁义。"等蜀国的大臣走后,他转脸又朝魏国的使节撩开遮在竖匾上的帷幔,"仁义"上头还有个"假"字,这时孙权又换了根手指,骂道:"刘备摔阿斗--假仁义。" 真是一面砌墙两面光,皆大欢喜。 啥叫外交?这就叫外交! 有人要问了,你费这么大劲想弄清真相,怎么不找四叔问问?赵云的答案不是最权威吗?本来我也如此打算,可我一提起话头,四叔就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直到有一天,我躲在假山后面,偷听三叔四叔侃大山,才知道他为什么一直对此事躲躲闪闪。他们聊着聊着,就扯到我身上,只听四叔长叹一口气,道:"说起小斗呀,我对不起他!大家都以为他是被摔傻的,其实,是我造的孽啊。那时候单枪匹马,双手都不得空,腾不出来抱他。我估摸着把他顶在头上?夹胳肢窝里?都不成。倘若背在背上,那更不成,这样他就成箭靶子了。总不能把他掖在裤裆里吧?思来想去,唯有将小斗绑在胸前,那孩子估计就是在我怀里给闷傻了!三哥,你憨厚,这是个不能说的秘密,你千万别兜出去。"
![第6节:叁章:真摔?假摔?(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480881152165.jpeg)
呜呼!没曾想聪睿如四叔者,也认为我是傻儿。 唉,放眼天下,芸芸众生,真正了解我的,只有两人,我分别管他们叫"相父"、"娘亲"。 可惜,他们二位都不是我的生身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