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现代启示 管理思想中得到的启示



新时代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学会驾驭市场经济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多谋善断抓住机遇的决策能力、不断开拓的创新能力、快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驾驭众下的统帅能力、应时的联络和协调能力、优胜劣败的市场竞争能力、互惠互利善于谈判的进退合作能力以及控制和排除危机的能力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谋略源远而流长,它深层的智慧谋略具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从中总结出的管理谋略可以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诸葛亮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一 良好的个人品质

    作为一个国家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远大的政治抱负,宽广的胸怀,巨大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敏锐的观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社会的形势,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可行性方案;知人善任,选贤任能,培养人才,且大公无私;言必行,行必果,赏罚分明,善于纳谏,严于律己,实事求是,具有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等素质。而诸葛亮正具备这些条件。这也正是其受到历代崇敬的原因所在。

    善选合作者:诸葛亮自制性很强,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多次换师,不耻下问,从而使自己博学多才不同流俗。在选择合作者时,非常慎重,精谋深算,等待时机,因为好的合作者是事业的起点和先决条件。诸葛亮使刘备三顾茅庐,一是考察刘备的能力和品德、及合作的可行性;二是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坚定刘备的信心。刘备三顾茅庐为诸葛亮选准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合作者。

    厉行法治:为了实现“内修政理”的战略目标,使蜀汉政权长治久安,诸葛亮审时定法,以法来管理国家,并采取“教令为先,诛罚为后”的方针和“先理强,后理弱”的策略。针对法治,诸葛亮还和法正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闭关息民,务农植谷:为管理好国家,巩固蜀汉政权,诸葛亮从蜀汉实际出发,对全国百姓采取“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管理政策。从诸葛亮出山到刘备死,整整十年,基本上战争不断。西蜀由于刘焉父子的腐败统治,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现实使诸葛亮深刻地体会到战争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特别是失荆州、伐吴兵败给新兴蜀汉政权带来的灾难尤为深重。

 老子思想的现代启示 管理思想中得到的启示

    他深知,只有让农民休养生息,“安其居,乐其业”才能使生产恢复和发展,也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上下和睦,百姓安乐”。为此他确定了“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的管理方针。他还注意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修,派壮丁专门管理都江堰;注意发展盐铁业,蜀锦业;提倡节俭积蓄,反对浪费。

    经过诸葛亮适时的、合理的治理,西蜀出现了“田畴开辟,仓廪充实,器械坚利,蓄积丰饶”的景象。

二 高瞻远瞩的管理策略

    诸葛亮能审时度势,知进退,抓主要矛盾,非常重视科学地、慎重地管理外交。这确实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结交天下名士。在隆中时,诸葛亮特别注意结交荆州地区上层中有影响的人物,尤其是有声望的名士,同他们搞好关系,向他们请教,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尤其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由于战乱,襄阳一带是当时豪强大族避难集中的地方,有名的大族有庞、黄、蒯、蔡、马、习等家。如庞德公就是当时颇有声望的大名士,他交游广、见识高,在他周围聚集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并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品评人物和政局,影响很大。

    诸葛亮登门向庞德公求教,而且很谦虚、虔诚。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由此传扬。当时诸葛亮结交的还有庞统、庞林、马良、马谡、习祯、黄承彦、徐庶、司马徽、杜夔等等。结交这些名士,不仅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增长了才智,而且有不少人成为蜀汉的政治、军事骨干。诸葛亮出山之际,正是刘备败退危难之时,他力主联孙抗曹。为了达到目的,他过江东,采取得力措施,终于取得外交胜利。赤壁战后,诸葛亮通过有力的外交努力,终于借得“荆州”这块生存的根据地,并由此出发迅速占领益州、汉中之地。在刘备死后,他更重视外交管理,多次派重使前往东吴重结孙刘盟好。

    他还采用攻心为上策略,以七擒孟获的方式终于安定了后方,并实现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目标。这些合理的管理措施及实施给北伐曹魏准备了条件。

三 与现代管理思想的比较

    从战略管理上看,诸葛亮的“草庐对”还不能称为一个周密完备的计划,其中包含着不少不切实际的构想和假设。“草庐对”以荆州为中心,看到了荆州在刘备集团总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却未能认真考虑到荆州在孙吴集团总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荆州不仅是孙吴集团实行扩张的现实目标,同时也是维护东吴国家安全的屏障。事实上,曹操也把夺取荆州视为自己统一天下的战略重点。

    因此,“草庐对”中的管理谋略表现为对孙吴夺取荆州的可能性上估计不足,即对敌我友三方缺乏辩证的分析。后来荆州丢失已证明“草庐对”中的战略管理有误。让关羽镇守荆州更是其大失误。关羽勇武有余,但智谋不足,缺乏政治远见,并欠外交才能和全面观念,忽视对孙吴的联盟。“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也是其管理上的一大失误。蜀汉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建立在严刑苛法的基础上的,并非是丰衣足食的结果,这是本末倒置的管理,不能长久。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但诸葛亮对蜀中人民却是重取轻予、先取后予、多取少予的。正如裴松之所言,“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这是现代管理应注意的教训。诸葛亮把军事放在经济之前而重视,也是管理上的本末倒置,他采取的“攻势立国”、“以攻为守”的管理政策,也是失多得少。

    诸葛亮北伐中原,之所以劳而无功,是因为它本质上是脱离实际的、毫无实现可能的空想管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个体上说是忠义昭彰,是报知遇之恩,但对国家则是灾难。在人才选拔、使用和培养的管理上,诸葛亮的失误也给后人以借鉴。他没有像曹操一样选好选官管官的人,在用人上谨小慎微,“察之太密,待之太严”,且一切以自己感觉好恶为标准。

    谨慎从事是其特色,但也不能过分,在现代管理上就有适度冒险、分权管理的原则。他不信任魏延,否定其“暗渡陈仓”以奇制胜的建议,从而丧失一次可能取胜的机会。从出师表看,对出师北伐也没有制定取胜的战略方针和可靠的实施措施,实际上诸葛亮也对北伐失去信心,因而北伐也就成为例行公事了,或者是为了转移矛盾。陈寿评价很中恳,“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优于将略。”

    现代管理讲公平,更讲效率,但“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为了公平不出漏洞,不产生冤假错案,“罚二十必亲理”,这严重违犯了高级管理人员的分工协调的管理原则,从而本末倒置,也打击了下属的积极性,且不便于培养人才。

    作为主要管理人员主要是原则领导,出主意搞决策,选人用人,建立组织机构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励下属,一级抓一级,层层分工负责,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诸葛亮一生喜欢文官,而轻视武官,在管理上自觉不自觉地偏护文官而压抑武官,在刘备活着时,刘备重武轻文,二者有互补的作用,而在刘备死后,在人才管理上就造成了严重缺陷。在破格用人上,诸葛亮的缺憾更明显,无怪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事实上,诸葛亮在管理上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这给蜀汉在各方面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但这并未引起后人的注意。诸葛亮一生,从管理实践上讲,有得有失。为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我认为其最大失误在识人用人上,尤其在后期缺乏实事求是作风,没有用好自己、管理好自己。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也有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后人应当正确地评价他;当鉴则鉴,当诫则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49892.html

更多阅读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

如果说学习财务会计要从学习会计分录开始,那么,学习管理会计则要从学习成本概念开始。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可不是简单的定义和术语,它们具有很强的思想内涵。学习并理解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对掌握整个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六朝志怪小说兴盛原因极其现代启示 志怪小说捉鬼的作者

【摘要】六朝志怪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初步形成,六朝志怪小说的兴盛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六朝志怪小说多是些神仙方木、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也保存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内容虽是虚构的,天

法律思维的基本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应当引进和借鉴法律思维

我们的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也包括有些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那就是忽视法律问题,忽视对法律思想、法律逻辑的借鉴意义。即使那些标榜已经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公司,可以说制度化建设还是很差的,很多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声明:《老子思想的现代启示 管理思想中得到的启示》为网友清宵尚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