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刺激 爱美也会成隐痛
吴名丽是重庆江津人,1987年她考取到成都大学装饰艺术专业,毕业后在成都的一家装饰公司做了设计师。作为一名爱美的女孩子,吴名丽经常去公司附近的一家美容院,那里有一项业务就是为顾客刺青纹身,生意相当的不错。刺青纹身当时是一种新生事物,特别受到青年人的追捧。吴名丽对此也很感兴趣,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图案不长时间就像长在身体上一样,她感到很新鲜,而且很好奇。
1992年春节后的一天,一个中年妇女愁容满面地带着她的女儿急匆匆来到这家美容店,口口声声要将这家店的老板告到法院去。原来她的女儿为了赶时髦,背着爸妈在小臂上刻了刺青,他们一直没发现,直到女儿报考了艺术院校,这才露出马脚。那规章中明文规定,有刺青将要被免除报名资格,孩子很着急,就把这件事向妈妈讲了。那位母亲要求店里为这件事作出答复,因为这影响着孩子的前途。但这种刺青是用针刺在手臂上的,不可能除去,要除去就只能做皮肤还切。母女俩听到这个结果当时就哭了,非要他们想出解决办法不可,到最后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爱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非要纹上男朋友的名字,或是带着名字的红心、丘比特图案,恨不得把男朋友的脸都纹上去,结果一分了手,跑来吵着闹着要把‘爱情宣言’洗掉,这样的女孩我们见得多了。”事后,那家美容店的老板跟吴名丽说。想着刚才伤心的母女,吴名丽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小孩子只是图一时喜欢,就做了纹身,哪会想到有这样的后果?她想,要是能找到一种随时都可以除去纹身,又不留下后遗症的方法,那该有多好啊!
抓住机遇 小小创新潜力大
1995年4月,吴名丽在公司接电话时不小心滑倒,摔在地上还没晾干的画上,接完电话一看,画上的颜料在手臂上印了一朵漂亮的梅花,看起来颜色鲜艳逼真,就像是纹在手臂上一样。这让她眼睛突然一亮:如果我设计一种专门的贴纸,画上各种各样的图案,贴在身上既有纹身效果,又不用受皮肉之苦,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不想要了还可以随时去掉,那不是更好吗?说做就做,她又在一些塑料上画了自己设计的比较得意的作品,有长发飘逸的女孩,飘飘欲飞的蝴蝶,威风凛凛的猛虎,然后拿来就往自己的手臂上做试验,但效果反倒不如“偶然”贴在身上的那张好,整个图案显得很模糊,失去了它本来的美感,而且贴在身上有一种灼痛感。吴名丽一时摸不着头脑儿—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下班后,她急匆匆地赶回家里,把自己做设计用的瓶瓶罐罐都翻了出来,精心地砚料,选用最好的塑料图案纸。但她没有急于去画,而是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回忆着“偶然”的那一幕:中午做的画,然后就放在地上晾干,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呀?哦,晾干!是不是要等图案在塑料纸上稍干一些的时候再贴呢?一定是这样的!因为她后来试的都是画完之后马上就心急地往身上贴,颜料没有干,画还没定型,所以画就显得模糊,而且贴上去很不舒服。她这样想着,先仔细画了一朵小花,然后放在旁边晾了一会,贴的时候又在手臂上抹了一点清水,每一步都做得那么谨慎,生怕中途出了什么问题。当她轻轻揭掉那层薄薄的塑料时,期待的那一幕出现了:那朵鲜艳的小花就像长在自己身上一样!吴名丽高兴坏了,又一口气做了六七张,然后打电话把自己的好朋友喊过来,挨个给她们往身上贴,朋友们都夸她的发明有创意,建议她可以试着多印一些,看看其他人的反映如何。
第二天,她把那些做好的纹身纸拿到美容院去,那些人见了后齐声叫好,要求向那些来做纹身的顾客推销。她觉得,如果这样能够成功的话,中间必然会有一个很大的市场。
转战校园一举成功销售热1996年底,吴名丽辞去工作,专心一致地开拓这条自己选择的道路。然而要把生意做大,首先就要扩大资金投入,但是周围亲朋好友并不看好这个项目,吴名丽只筹集到了2000元资金。谁知到印刷厂后,厂老板对这个项目也很感兴趣,愿意以成本价为她印刷这批货。由于纹身是新生事物,开始时并不为顾客接受。吴名丽大街小巷地去跑,每天早出晚归,在路上碰到一个人就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给人家做现身演示。然而几个月下来,鞋子跑烂了两双,嘴巴都要磨破了,却收获甚微,印刷的那2000多张贴纸还没有卖完,不仅成本没收回来,还赔了很大一部分钱在里面,有时候她真想打退堂鼓。
这之后,她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出去做推销,而是闷在屋里查找原因。她总结了一下这些天的经验:基本上买贴纸的都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对这些新生事物接受的比较快;而且很多人都喜欢追赶时代的潮流,追求标新立异,所以,以后的市场应该主要面向年轻人;另外,价格不能定位太高,一张普通纹身纸的成本大概在八毛钱左右,售出价就定在一块五左右,太高了顾客也不大容易接受。如果以后做好了,可以分出不同的档次,然后再提高价格,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左思右想,她决定首先到大中专院校试试,彩贴是时尚之物,只有那些时尚男女才有可能成为最主要的顾客群。
在成都一所大学的美术系,精美的纹身彩贴果然引起了同学们很大的兴趣,不用吴名丽太多的话语,一个下午还不到,带去的150多张彩贴就销售一空,初次的成功让吴名丽高兴不已。接着,她又带着彩贴去了另外几所高校,同样是屡试不爽,几乎每到一所学校,都会掀起一股彩贴小潮流,生意相当不错。没过多久,学校附近的商贩也都跑来向她进货,学生的消费潜力简直大得惊人,她不得不加大投入,大批地印刷彩贴,在好多学校刮起了“彩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