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开店,不如寄售。
想开店,但没有本钱;创作欲旺盛,却无处摆卖精心杰作。把作品摆在其他店寄售(consignment),成了这群年轻人创意和心血的出路。 佣金三至五成林爱琳(25岁)的服饰小店daytripper便摆卖了不少朋友的作品。她说:“经济不好,加上很多学设计的人毕业后有心从事这方面的发展,却不想投资开店,把作品寄售成了他们的出路之一,因为寄售不用冒那么高的风险。” 林爱琳也喜欢服装设计,除了自家品牌,店里有20%的服装是寄售的,比如S’Xin、Kubok Heir、murder city、hooked,十分街头的风格,多是印有不同图案的背心及T恤,其中不乏富有创意的设计。 寄售目前在年轻人个性小店中十分普遍。据了解,寄售品除了一些未成名服装设计者的自设独立品牌,也有一些自由身的潮流物品采购员,到世界各地买货,然后寄售在别人店里。 一般上,店主会由寄售品中抽取30%至50%的佣金,寄售品通常能摆卖至少三个月。 另一种市场试探 林爱琳的服饰店摆卖不少朋友的作品 年轻人个性小店中售服务十分普遍 本地服装设计师杨展业(Terence Yong)刚出道时也经历患得患失的阶段,所以决定在自己的卖场Clothes Matter腾出空间,让本地年轻设计人的作品快乐地呼吸。他的店里摆放了三个年轻品牌,包括已经略有名气的mizu等。
mizu是设计三人组Threesome的品牌。负责人方得禄说:“除了不用担心租金,更能安心的创作,寄售也是一种市场试探,知道怎样的设计比较受欢迎,也能累计经验。”
设计三人组把自家品牌mizu和ddss寄售在Clothes Matter和1‘CL2CK已经有一段日子,引起了不少潮流人士兴趣,还为他们举行服装秀。 杨展业说:“我在这行也有些日子,还可以帮忙把寄售的好设计推荐给顾客及杂志的造型师,帮忙他们打免费广告。” 当然杨展业对寄售品并不是照单全收,有时候在服装设计系的毕业展上看见精彩作品,他也会邀请有潜质的年轻设计师把毕业作品寄售在麒麟大厦的Clothes Matter。 或许就是因为没有经济上的负担,少了商场考量,寄售作品往往能尽情发挥创意。杨展业说:“通常这些作品不多,同样的设计只有三两件,很有量身订做的感觉,而且价格也很合理,对于想穿得与众不同的年轻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另外寄售品也能让商店生色不少。林爱琳说:“不同风格的设计,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当然坏处是,这些作品也直接和你的货品竞争。” 尝试当老板滋味 寄售的销售概念让年轻人创点小业,尝试当小老板的滋味。除了服饰之外,城中不少玩具收藏品店也提供寄售服务。位于远东购物中心的“Simply Toys”推出独特的出租橱窗概念,店里就有超过一百个供出租的小橱窗,每个月收费60元,让你自由摆卖任何物品。除了玩具外,也有人摆卖自制的首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