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歇的创业:从农妇到富翁



年过花甲,张书英却依然忙碌。   

   

    1987年,她亲手创办了北京燕兴隆集团,19年过去了,凭着一股“拧”劲儿,这个从废旧猪场上建立起来的小型保温材料厂,已经发展成为以生产新型保温材料为主,集建筑、旅游、饮料生产为一体,职工1800多人,资产上亿元的民营企业。   

   

    身边的人都劝张书英,“该歇歇了,让儿女们帮你分担吧。”这位62岁的老太太却总是笑着说:“习惯了,天生就是忙碌的命。”   

   

 永不停歇的创业:从农妇到富翁
    永不停歇的创业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张书英终日忙碌地也许是农家灶台、屋前农田;而由于一次“意外”的机会,勤劳朴实的张书英走上了经商创业的道路,她所操心地便超出了整个家的范围。   

   

    张书英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要随父母下地劳动。结婚以后,婆家仍不富裕,甚至等孩子长大了要上学,连学费都交不起。“那时我就想,要是自己办个厂子,挣钱供孩子读书就好了。”她回忆。   

   

    1987年,张书英迎来了命运的转折期,要挣钱供孩子读书的朴实愿望得以变成现实。当时,北京石景山炼钢厂炼过的钢渣,变成废物处理时,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因此该单位宣称“只要不污染环境,购买钢厂的设备就可以免费使用钢渣。”得知这个消息,张书英动起了脑筋,她私下请教了专家,专家告诉她,如果在钢渣里加上焦炭和岩石,便可生产出用于管道保温的新型保温材料。这让张书英看到了商机,她立即从亲戚家借了几千元钱,利用生产队废弃的猪场建起了一个小型保温材料厂。   

   

    然而,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农妇办企业又谈何容易?让张书英意想不到的是,产品投产5个月了,还无人问津,销售额为零。这时,张书英的家人也开始劝她放弃,认为她不是做生意的料。   

   

    这一劝,反而让张书英来了“拧”劲儿,她坚决不肯放弃,为找到商家终日奔走。终于,在当年的11月有人向工厂定了600元的货。更重要的是,从这600元中张书英看到了希望,有了600元,就可能有6000元,甚至有6000万元。   

   

    开办工厂、自主创业对于很多拥有高等学历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是出身农妇的张书英。在市场的竞争当中,企业的发展要面临各种难题,但张书英从未胆怯过,特别是每当想起家中亲人、儿女们的未来,张书英就充满了满腔的干劲。   

   

    1988年,张书英的企业遭遇困境,而正当企业举步维艰之际,北京第二纺织厂向张书英订了2500元的货。这笔“雪中送炭”的订单正是跟张书英平时诚信经商,并与每个客户维系良好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当拿到支票时,她不禁激动地哭了。女人善于用泪水   

   

    表达感情,而此时的张书英则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把企业做大、做强。”   

   

    几年下来,随着产品销售逐步打开市场,张书英的生意渐渐走上正轨。不仅如此,她又在平谷区兴谷开发区建起了新厂,把原来的小作坊式企业变成了集新型墙体材料、天然果蔬汁饮品、山泉水、餐饮娱乐、旅游开发为一体的集团公司。   

   

    饮水不忘思源。十几年来,张书英领导下的燕兴隆集团先后安排了周边农村的4000多人就业,安置了几百名下岗职工,安置、扶持农村妇女200多人。如今,她又琢磨着将平谷桃木工艺品推向世界,目前正在办理奥运吉祥物特约经销商的手续问题,希望借助奥运为当地农民致富开辟一条新路。   

   

    “母亲”董事长   

   

    对张书英来说,身份是多重的,她不仅是3个孩子的母亲,而且是儿媳、妻子、14口人大家庭的家长,还是一个管理着规模化经营的集团公司的女老板。虽然被人唤作“张总”,而她最为看重的却还是回归家庭的女性角色,每次回到家她总是平静、朴实地尽到一个普通母亲、妻子、媳妇应尽的义务。   

   

    早年因为家境不好而耽误了学习,张书英便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放在了儿女身上。不管是家庭困难还是家境富裕,她一直督促3个子女认真学习,令她欣慰的是,正是她的这种谆谆的教诲使儿女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如今,大儿子贾小明在古建筑领域出类拔萃,女儿贾海珍是北京市建筑行业出类拔萃的营销经理,小儿子贾海旺是燕兴隆集团的总经理。   

   

    虽然一家人在家族企业工作,但是从未因为个人利益红过脸,张书英的家庭关系十分和睦,连别人看来最敏感的、最头疼的婆媳关系,在张书英家里都堪称典范,儿媳经常向别人炫耀说:“我婆婆比我亲妈还好。”   

   

    企业发展好了,张书英在思考自己“小家”的同时,也考虑如何帮助社会困难群体、弱势群体,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2000年,张书英看到当地急需农业深加工的现状,不但出钱改善当地的基础建设,修建改造水渠、打井、修蓄水池、挖水窖,还为100户免费提供优秀树苗,并传授种植技术以及签订收购协议。5年来她累计投资基础建设300多万元,扶持100户农民走上了规模化生产道路,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当地农民致富开辟了道路。   

   

    10多年来,张书英已捐资近千万元资助各种公益事业、捐资修庙、助学、资助贫困学生、赞助敬老院,为家乡人民捐资修路,出巨资保护文物古迹,在旅游区兴建托老院,为贫困村打井等。为创建文明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张书英还曾出资5万元在平谷区山东庄镇、夏各庄镇两个乡内开展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活动,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褒奖。   

   

    作为一个事业成功者,张书英让人领会到了她的坚韧和刚强;作为一个母亲,她给了子女们、后辈们最好的榜样;作为一个女人,她让人们看到了刚柔相济的美和自始至终的善良。她的善良不仅给自身家族的发展谋得了福利,更为难得的是,一个女人本能的善良给予了身边的人们力所能及的、尽可能的关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48776.html

更多阅读

升级的改革:从“体改委”到“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的两个新机构,备受各界瞩目。如果说“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全新的,那么“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只能说是半新的。事实上,一直有人提议设立这样一个机构,而其因缘,则与对“体改委”的深刻记忆有关。  从

张书英的传奇:从普通农妇到亿万富翁

年过花甲,张书英却依然忙碌。   1987年,她亲手创办了北京燕兴隆集团,19年过去了,凭着一股“拧”劲儿,这个从废旧猪场上建立起来的小型保温材料厂,已经发展成为以生产新型保温材料为主,集建筑、旅游、饮料生产为一体,职工1800多人,资产上

新浪CEO曹国伟华丽的转身:从管家到老板

  一位最懂财务的CEO,借助资本杠杆把自己变成了主人。  从管家到老板,在管理严密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里,目前中国只有曹国伟能够做到,而像新浪这样股权分散的也仅此一家。曹国伟有能力,也有机遇。  MBO之后,新浪告别了过去十年股

赚够一千万 电影 平凡人的故事:从业务员到创业 两年赚入千万

站在我们面前的小伙子是一个其貌不扬、黝黑而又偏瘦的中等个子,很随意的一身装束,很普通的一个打工仔模样。当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小伙子顿时精神活跃,侃侃而谈,颇有几分大家风范。他是谁呢?台下议论纷纷。原来他就是我们这次湖北论坛请来

万科王石的创业史:从白手起家到房地产大佬

贵为中国房地开发商老大的万科其实也没有多少岁,从成立至今满打满算也只有25岁,但与它同时代的多若晨星的企业相比,至今仍存活或欣欣向荣的已经屈指可数。   贵为中国房地开发商老大的万科其实也没有多少岁,从成立至今满打满算也只有

声明:《永不停歇的创业:从农妇到富翁》为网友倾听我的秘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