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股市风云二十年(16)

 第16节:股市风云二十年(16)


系列专题:《股市风云二十年:1990~2010》

  一笔生意利润百万元,再对比一下杨百万,你会发现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但杨百万赚的钱归自己,阚治东赚的钱归集体,可如果没有阚治东呢?集体能赚到这笔钱吗?当然没有组织的资金,阚治东和组织同样也赚不到这笔钱,功劳想不明白,最后的利益分配就难以进行,组织和个人的激励机制是差别巨大的,责、权、利三者的平衡问题,这一点到现在也还是个难题。

  第一指数艰难起步

  上海静安证券业务部成立后,业务部的工作人员编制了“静安指数”,诸位,请注意,这可是中国证券历史上的第一个指数。该指数是以静安证券业务部、虹口证券业务部挂牌交易的上海八只股票为样本,采用加权平均法和基数修正法综合计算出来的,这反映了当年上海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指数。静安指数基期为1986年9月26日,也就是静安证券业务部第一批股票挂牌交易日,基期指数值为100点。静安指数正式对外发布后,受到了投资者和媒体的关注,当时一些媒体认为,静安股票指数的推出,再创证券市场一个第一,从此A股市场有了一个晴雨表,投资者也用不着为当天股市涨跌而费脑筋,只须看看指数即可。

  在该指数的编制过程中,阚治东参与其中,在那几年,阚治东还主编了股票知识普及读物《曲线的秘密》一书,介绍各类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各种反映股票价格走势曲线图的解读方法,如点线、棒线、蜡烛线和日线、周线、年线等。

  深圳股票市场也是刚刚起步,股票不好卖啊,原始股没人买啊。想想这种日子都心动啊,朋友们,这可是中国千年历史上少有的暴富机会,稍纵即逝。

  1988年上半年,深圳证券公司负责发行深发展(000001)股票,市场价21~25元,要知道1988年深发展当年每股盈利是38.69元,每股净资产是59元。1989年,证券公司给深发展挂出了35元的价格,让市场小有振动了一下,但市场价格也比每股净资产低20多元。当时深圳发展银行行长刘志强还动员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刘鸿儒稍买一点,起个宣传作用。结果刘鸿儒的答复是:“我是管此事的,如果买了股票,以后不好交代。”其实当时很多人买股票是为改革试验带头,买了就放在抽屉里。

  交易市场冷清,股票更不好卖,等1988年年底万科(000002)发行股票的时候,差点把深圳证券公司坑死。当时万科计划发行

  2 800万股,其中深圳特区证券包销600万股,中国银行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代销600万股,剩下的万科自销。

  一个月包销期过去了,深圳特区证券包销的600万股只卖出了3/4,该公司最后咬牙自筹资金,把这150万股股票买了下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48616.html

更多阅读

第26节:股市风云二十年(26)

系列专题:《股市风云二十年:1990~2010》  张近东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在对客户首创“配送、安装、维修”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同时,对厂商也玩出了新招数,率先向生产商渗透商业资本,首创了经销商在淡季向生产商打款扶植生产,确保旺季获得价格优惠

第25节:股市风云二十年(25)

系列专题:《股市风云二十年:1990~2010》  这事让中国人民银行知道了,中国人民银行说,我们自己这里就有一个申银证券没用,我们与民争利干什么,你们拿过去吧。  于是,工行原来信托公司的证券投资业务注入之后,申银第一步注册资本金3 000万

第24节:股市风云二十年(24)

系列专题:《股市风云二十年:1990~2010》  此后,周小川先后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助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前文已有论述,在此期间,周小川对创设中国股市提出过众多建议,并参与编写了《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 

第23节:股市风云二十年(23)

系列专题:《股市风云二十年:1990~2010》  1978年,周小川开始参与两个涉及国民经济的大工程—“川汉输气工程”与“30万吨乙烯工程”。据报道,周小川回忆这段经历时表示,“20世纪70年代初,很多人以为四川的天然气储量非常大,不仅每年可向

第22节:股市风云二十年(22)

系列专题:《股市风云二十年:1990~2010》  后来才知道,深圳当地的几大券商提前已经达成协议,有单不报,就是要让交易所开业零成交。  最后只有一家机构的交易代表做了5笔交易,成交了8 000股安达股票,让深圳证券交易所度过了冷清的开场日

声明:《第16节:股市风云二十年(16)》为网友一个人的生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