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福建山城永春的颜章根,以26岁的胆识和勇气,前往香港闯世界。面对无资金、无知识、无关系的百般窘状,“三无小子”并未知难而退,反而硬着头皮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业拼搏,终于功到自然成地从荣华布行小老板摇身一变为祥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2006年,“知天命”之年的颜章根,以“投资一个,成功一个;投资一片,成功一片”的深厚经商功底,脱胎换骨为有资金、有知识、有关系的“三有大亨”。当有人求证“‘无商不奸’是否是经商秘诀”的问题时,“三有大亨”颜章根字正腔园地亮明了自己的态度——“无商不奸”这句话,既不能反映商业的本质,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其实,商业的本质是信,而不是奸。做生意最重诚实守信,以诚待人,诚实经商,不赚昧心钱,经商要有道。对经商者来说,诚信的形象能赢得客户的信任,这比什么都重要。惟诚与信,才是企业、企业家无形而宝贵的资产。
长子志高远 计划外临时工发明自动售油机
香港苦淘金 13个月收破烂积攒自创业本钱
1956年,颜章根出生在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市民家庭。父亲陈文彬,农民出身,忠厚老实,办事出于公心,决策说一不二,时任永春县医药公司副经理;母亲郑秀英,性情温柔慈爱,恪守传统美德,在永春县食品公司工作。作为4个弟弟妹妹的大哥哥,为了缓解家庭生活的拮据状况,颜章根上学时专心致志刻苦学习,放学后带着弟弟采草药、捉蝙蝠、拣拾荔枝和龙眼核,尽其所能赚钱以补贴家用。就这样,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上下求索中,颜章根以门门功课成绩优异的过人优势,度过了自己那“半工半读”的求学生涯,只是由于身处“文革”风暴的动荡岁月,故而难以一园自己的大学梦。万般无奈,颜章根只好退而求其次寻觅养家糊口的活计,最后成为永春县石油公司的计划外临时工,充当起又苦又累的售油员来。面对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颜章根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力求“干一行,爱一行”,渴盼着早日“岗位成才”。在尽职尽责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颜章根把一切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终于“工夫不负苦心人”地研发出了一台自动售油机。这一成功的小发明,使得名不见经传的颜章根一夜成名,不仅荣获了福建省科技进步奖,而且成为年轻人心目中“自学成才”的最佳典范。小试牛刀即获成功,并未让颜章根忘乎所以失去前行的动力,反而更进一步激发起充实自身知识底蕴的无比热情。1980年,24岁的颜章根自我加压,一举考上了福建省电视大学,一门心思攻读起电子专业来,以求将来在电子行业一展身手,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化为更壮丽的人生辉煌。正如他时常提醒自己的那样——“一个人不能选择出生的家庭和岁月,但却可以选择所走的人生之路。无论世事多么艰难,只要你心中有一盏不灭的理想之灯,就会到达希望的彼岸。一个善于谋划人生之路的智者,最终定能成为玉树临风的不凡之人。”
迎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不甘安于现状的颜章根,以26岁的过人魄力和无畏胆识,带着“伴君走天涯”的妻子,胸怀“我的事业没有成功决不归家”的昂扬斗志,无怨无悔地踏上了“闯荡香江苦淘金”的漫漫创业征程。为了应对人生地不熟的创业挑战,作为“无本钱、无经验、无关系”的“三无小子”,颜章根只好一切从零开始,干起了月薪1000港元的“捷兴纺织公司”杂工活计。他不仅在进货时肩扛200来斤布包来回奔跑不言累,而且主动包揽了打扫卫生、烧水煮饭等公司里的全部杂活,逐渐赢得了老板的赏识并时常被带往各种社交场合,结识了一些纺织行业的大腕,这为其日后在香港纺织行业大打出手奠定了坚实的 “人脉”基础。就这样,颜章根一方面为“捷兴纺织公司”出力流汗,一方面为自己日后独自创业不动声色地积累本钱、学习经验、摸索关系。经过8个月的没日没夜打拼,颜章根逐渐积攒下了8000港元,独自创业的冲动再也按捺不住了。于是,他与一位从事废品收购行当的永春老乡一拍即合,一个出经验,一个出体力,各自出资8000港元,合伙创建起了一个小小废品收购店。白天,他们笑脸相应送来破烂的收购员;晚上,他们不知疲倦地对废品进行分类、压实、打包;只因一次次扰乱邻居休息,他们不是被警察抄牌,就是收到法院送来的“干扰睡眠”传票,不得不一回回认错认罚。有拼争就会有收获,经过13个月的苦苦运作,颜章根终于分得了合伙创业的第一桶金——连本带利55000港元。有了这汗水和勤劳换来的第一桶金,颜章根毫不迟疑地结束了自己那“破烂王”的打拼生涯,底气十足地开始了在香港纺织行业的爬摸滚打。他以55000港元为资本,又向亲朋好友筹集了45000港元,租借了一套两室一厅房子,作为办公和居室,果敢地挂起了“荣华布行”的招牌,吹响了涉足香港纺织行业的进军号。
深圳觅商机 荣华布行摇身一变为祥业集团
回报大中华 涉足众多行当奉献拳拳赤子心
万事开头难,独自创业开头更难。“荣华布行”开张俟始,由于本钱小、人手少,颜章根只好老板伙计一肩挑,自己卖布,自己扛布,自己送布;路不管多少,利不管丰歉,能赚一分是一分,能挣一厘是一厘。随着时间的推移,颜章根实在不愿意再小打小闹了,一门心思找寻着质的飞跃之最佳路径。作为祖国大陆开放桥头堡的深圳,虽说是“荣华布行”进货的主渠道,但由于“荣华布行”是小本买卖,故而所进货物只能是零敲碎打,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阵势。一次,颜章根到深圳“海鹏公司”进货,当被问及“你是布行的老板,为啥只进那么一点货”时,颜章根老老实实地脱口而出——“我没有多少钱哪!”就是这不经意间的实话实说,让深圳“海鹏公司”的业务主管顿时生成了互利合作的强烈冲动——“要是颜先生有意,我们公司可以全力合作,还有我的许多同行也能多多帮忙。”带着深圳同行的合作意愿,颜章根一返回香港就马不停蹄地找到“捷兴纺织公司”的林老板商讨融资对策——“我能组织来大量货源,但却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恳请林老板拉兄弟一把。”精于香港纺织行业运作潜规则的林老板,听完颜章根的话就知到赚钱的机会来了,便当机立断借给颜章根30万港元。就这样,在“借道行车”融资绝招的支撑下,“荣华布行”一天进一个货柜的经营纪录不断被刷新,林老板也不费吹灰之力地赚得了丰厚的红利。仅仅经过两个月的巧妙运营,“荣华布行”就赚得了可以灵活运转的自有资金,颜章根乘势而起结束了“借道行车”的融资举措,底气十足地开始了完全独立自主的商业运营。一年之后,“荣华布行”从无人瞧得起的香港纺织行业“小豆丁”,发展壮大为销售量高达上千万码布的香港纺织行业“小龙人”。颜章根并未就此止步,反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荣华布行”升级换代为“香港祥业集团”,他本人也摇身一变为有雄厚资本、有丰富经验、有广泛关系的“三有大亨”。
颜章根凭借自己的辛苦打拼和机敏运作,很快便成为令香港纺织行业同仁刮目相看的后起之秀。颜章根发迹了、有钱了,但他并未忘记生他养他的祖国和家乡,反而以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千方百计思谋着投资内地的最佳路径——“积聚财富不是我的唯一人生追求,回馈祖国和家乡才是我的终身夙愿。国家要繁荣昌盛,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责无旁贷。不管是生活在海外的侨胞,还是港澳同胞,到内地投资对国家、人民和自己均有利。”1988年秋天,颜章根满怀热情踏上内地这片热土,先后走访了海南、深圳、厦门、永春等地,全面收集水产养殖、房地产开发、纺织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投资信息,精心选择着最佳合作伙伴和最好投资机会;1989年春天,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颜章根多次回到永春商讨投资建厂事宜,最后与永春三红食品厂达成合作意向,合资创办起以生产饼干为主的 “永春华荣食品有限公司”,用颜章根的肺腑之言来说就是——“我颜章根就图为家乡发展经济办成几件事,并想用自己的行动推动海外的永春人回乡投资,使家乡的经济快快繁荣起来。”1989年6月,颜章根怀揣两亿港元来到厦门,大胆斥资兴建起总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的荣华大厦、华昌大厦、富豪花园、白鹭花园,这些风格迥异、环境优美的高级公寓、别墅、写字楼,构筑起厦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0年12月,筹备一年的“无锡燕华毛纺针织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年产值达1500万元,创汇98万美元;1990年,颜章根左右开弓创业忙,先是创建了厦门“天马祥业农牧工商有限公司”,后又兴办了厦门“天马中华民族文化村”……时至今日,颜章根先后斥资8亿多元人民币,在北京、上海、承德、苏州、无锡、南昌、福州、厦门、泉州、永春等地创办企业30多家,涉及房地产、纺织、食品、化工、制药、旅游、高新技术、金融、证券等众多领域……
作为“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颜章根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再上高楼,把自己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回报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面对风起云涌的高科技浪潮,颜章根乘势而起,力争成为玩转高科技的时代弄潮儿——“我现在想到的是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它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发高新技术方面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事,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做点事,是我的最大的心愿。诚然,投资开发高新技术的确有难度、有风险,但成功以后得利也是十分丰厚的。对国家来说,现在特别注重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才能切实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因此,投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功在国家,利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