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来,已有500多人从新光走出去自己当上了老板,成为周晓光的“对手”,而周晓光的应对之法就是:领着对手成长。
今天的周晓光是中国有名的饰品大王。而十几年前周晓光还只是一个拿着绣花针走南闯北的乡村小姑娘,如今她的身后是一个年产值一亿元的庞大饰品王国。她的头上有着无数的光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十大经济女性,浙江省魅力人物……
1985年,跑过三江六码头的周晓光嫁给了同样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婚后,周晓光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周晓光在去香港考察的过程中,香港的“店铺式经营”给了她灵感。她敏锐地感觉到,有了店铺,生意会越做越大,经营的商品也会越来越多。于是回到义乌之后,周晓光成为了义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开出了义乌第一个饰品店面,并做了许多新产品的代理商。
经过几年的积累,周晓光有了一定的积蓄,1995年7月,夫妻俩毅然拿出700万元投资办饰品厂。
从1995年办厂开始到1998年,几年时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仅几年时间新光饰品已经发展为行业的“王中王”,并且成为了这一行业公共的研发中心,它所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引来了许多企业的跟随。对此,周晓光不仅没有为别人的抄袭和模仿而生气而恼怒,相反,她认为:“别人跟得快,我才会跑得更快,整个行业才显示出创新的活力。”
但是仿冒问题也的确让周晓光也吃尽了苦头,作为义乌市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一但仿冒,而且价格比“新光”低许多。有时他们新产品仅生产一两批后即被迫停产。在这种情况下,周晓光开始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不同饰物的要求和理解,周晓光的足迹几乎遍及亚、欧、美。有一次,仅仅为了买下一张美国一家老牌企业的产品设计构思说明书,她毅然掏出了2.4万美元。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准备,周晓光觉得羽翼已丰满,该到国际市场去搏一搏了。于是,她集中全部精锐力量,关门生产了6000多个饰物的新产品,专程运抵香港亮相,竟一炮打响,轰动了香港。
当回忆起香港之行时,周晓光仍思绪万千,“我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国际展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大大增加了自己的信心,我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我不但要做中国的第一,而且要做响中国的品牌”。
1998年,周晓光开始引进专业的管理咨询团队,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变革,并导入企业形象标识系统,成为义乌市第一家导入企业形象系统的企业。与此同时,她加快了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从台湾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总经理;全面推行管理标准化,并于2001年10月,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公司通过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浙江省清洁生产验收;2006年,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浙江省绿色企业验收;同年,环保型金属饰品锡基材料及锌合金饰品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前者还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对企业内部那些能力和素质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发展步伐的人员,周晓光资助并鼓励他们去创业,壮大整个饰品行业。六、七年间,从新光出来做饰品行业的人员近千人,新光成了义乌饰品行业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
亲手培养了如此众多的竞争对手,这在商界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周晓光却坦然地说:“我要的是一片森林,不是一棵大树。同行未必是冤家,只有行业兴,企业才会旺。我在乎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晓光说“有人说我太大度了,但我认为金钱易赚,名声难买,无私奉献是人生的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