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于张天爱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她一手创办的pavlova时装集团旗下两个品牌“tianart”和“tianlondon”,分别在纽约和伦敦的高级定制市场上获得了15%和20%的订单增长,业务并没有受到欧美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影响。与此同时,张天爱本人也获得了由美国服装协会颁发的“十大国际华人设计师”奖。
但最令张天爱自豪的,莫过于她筹备多年的国际文化艺术学校在美国洛杉矶创办成功,旨在帮助有艺术天赋的贫困孩子圆梦的“天爱基金会”也在国内逐渐走上了成熟的运营轨道。中文并不是很好的张天爱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她说,“我想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商业和贸易,如何凭借我的力量来培养下一代的艺术人才,将我的艺术梦想和教育结合在一起,这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
一年之后再见张天爱,这个一直“受上天宠爱”的女人,对自己,对工作,对人生,似乎有了一种新的体会。“天爱,就是要付出天大的爱回馈社会。”如今,张天爱对身边的人经常这样说。从芭蕾舞者到服装品牌创始人,再到艺术教育家和艺术基金创始人,不停转换身份的张天爱似乎最终找到了自己事业和人生的立足点。
20年前,张天爱因为自己的亚洲人肤色而不能成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的首席舞者,毅然选择放弃并开始了时装设计和贸易生涯。她接连创立了个人的高级女装系列及多款成衣品牌,当中包括男士服装系列,为世界各地超过100家国际公司设计制服,并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巴西、中国及多个东南亚国家开设批发及零售服装专卖店。她的个人时装设计更收藏于伦敦、挪威、香港及国内的著名艺术馆与博物馆。今天她已经站在了事业的一个高点。一直享受变化和挑战的乐趣的她,开始觉得自己再一次停滞不前了。
其实早在10年前,张就选择过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当时已在国内声名鹊起的张天爱,获得了很多设计师和品牌的奖项。“如果那时选择待在国内,我一定会过得很舒服,做一个让大家都觉得很自豪的设计师。”但张天爱选择了去美国读艺术教育的mba,并将自己的品牌推广到了国外。她说:“总是在重复同样的东西,设计、贸易、推广、与客户谈判,这样的道路不仅让我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更让我丧失了灵魂。”
放弃舒适的“按部就班”生活,张天爱选择了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国外创立品牌不仅很艰辛,此时的她也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如今的张天爱回忆起那段经历,从未感觉到后悔:“就像当年芭蕾舞的训练很苦,但我很享受,把它当作我人生最奢侈的快乐;改变自己,追求自己的道路,也是如此。”
2008年夏天的一次西藏之行,让张天爱“获得了人生最大的顿悟”。“集合自己所有的力量和爱去回馈社会”——在西藏阿坝藏族自治州一个寺庙里,一个德高望重的喇嘛这样告诉张天爱。一直在困惑“我还能做些什么”的张天爱,认为自己再一次找到了人生正确的轨道。
她第一体会到,原来“天爱”不是代表着“上天的宠爱”,而是要“付出天大的爱”。
如今,“天爱国际文化艺术学校”已经培养着来自不同国家的数百名艺术人才,专业涵盖舞蹈、设计、舞美以及艺术管理等等,她计划今年将分校开办在国内。与此同时,“天爱艺术基金”目前已经筹集了近百万美元捐款,资助了近百名贫困学生进入艺术院校学习。将艺术和教育相结合,回馈社会,这样的道路在张天爱看来,是“回归了最简单、最质朴的起点”。褪去华服,从喧嚣的时尚舞台前走到幕后,选择“返璞归真”的张天爱依然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