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研究80后
这是一场创业者的聚会,但主角却又十分特殊。他们一个个学生模样,眉宇间稚气未脱,表情却是一丝不苟,嘴里侃侃而谈的是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的项目!这正是全国首个“80后创业投资大会”的一幕。或许,“80后”们过于年轻,干瘦的身躯上罩着松垮的西装;或许,“80后”们过于超前,很多人还是在校大学生;但他们的脚步匆匆,神情兴奋,全身上下透出一股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看似滑稽,却是无声的宣告:“80后”登场了!
印象中,“80后”是个贬义词。“80后”=青涩、浮躁、年轻。然而,质疑的目光、怀疑的声浪,锁不住“80后”憧憬梦想的思绪,更挡不住“80后”矫健的步伐。日前,新财经周刊记者联手出击,对这个年轻的群体进行了跟踪采访。80后的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80后投资人的钱从哪儿来?两大年轻群体如何对接?
如果说“80后”选择创业相当超前,那么“80后”去做投资人,已经难以用正常思维理解。投资人的门槛比创业者高得多,作为掌控资金的人,投资人必须具备很高素养:对商业高度敏感,对创业各个环节一清二楚,对各种商业模式了如指掌,对创业者内心洞察入微……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一个团队、一个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从而决定是否投资。
投资人大多由成功的创业者转型而来。根据时间节点推算,“80后”群体中年龄最大的人是1980年出生,今年本科毕业不过四年。要在四年之内创业成功并转变为投资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这场“80后”大会上有三四位投资人露面,最小的出生于1986年。
这几位“80后”投资人无一例外,都来自浙江。而且他们有一个关键背景:家族经商。这当中,上海同辉创投的戴寅是个典型。他1986年出生,身材魁梧,西装笔挺。自幼受家族熏陶,以至于大学读了一年就决定退学,理由是“课程太理论化,课业太松散,整天没事做”。退学之后,他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房地产、股票投资。前不久,他拿到家里的几千万,捷足先登,做起了投资人。
蓝海天使资本的管理合伙人陈豪也是“80后”,他管理着3000万美元的天使基金。不过,他的经历颇为曲折。他不过25岁,毕业刚2年,却已经与人合伙创办了6个企业。今年4月,他以“资深”创业者身份转型为投资人。对于成功,他侃侃而谈:“只要寿命够长,每个人都能成功。如果100年才能成功,但80岁就挂了,还是等于零。人的成长需要过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压缩时间,压缩经历,尽快成功。我的幸运就是出道早,经历早。” 家族背景和出道早,恐怕是“80后”投资人的共同特点。
陈豪出生在一个传统浙商家庭,从小跟着父母走南闯北,后来帮家里进货卖货。中学时读了刘永好、船王包玉刚的传记,深受鼓动。高考刚过,他就拿出大学规划:大一完成四六级考试;大二进行社会实践;大三创业;大四走进社会。
从商最难的就是选准行业,找到商机。这个难题也困扰着刚进大学的陈豪。在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园里,大四学生在甩卖旧书,一段时间过后,来不及卖掉的旧书只能论斤卖给废品站。陈豪琢磨着,能否开一个二手书市场呢,从废品站按斤购入,然后半价卖出,岂不是利润丰厚?
一点不错。短短半年,他就不再摆地摊,而是租起校园内的小门面,规模越来越大。有了门面,他的经营范围拓展到化妆品、鞋子、文曲星、电话卡……凡是学生需要的,他都卖过。但说起这些,他觉得“只赚了点小钱”,好戏在后头。
2003年,手机开始在学生中普及。浙江移动推出了促销手机卡,20元可以发1000条短信,而上海卡只能发400条短信。学生最喜欢发短信,商机来了。陈豪和伙伴以50元的价格进货,每张卡可以卖到150元的高价。他们不仅打入上海其他高校,还向全国发货。“高峰时一个礼拜出8000张卡,总共出了不下十万张。” 后来,中国移动停止了这一优惠,但陈豪和他的团队已经赚足了几百万元。此时,他才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