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创业选择缺乏培训 从目前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来看,技术含量较低,没有体现大学生的技术优势。那些学生“老板”大多从事餐饮、服饰、摄影等行业。实际上,他们选择的创业行业只是从已经成熟的市场中划分的一块蛋糕,并不是在创造新的社会财富,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选择方面的培训。 使创业教育制度化 自主创业的主观条件需要个人具有较高素质,而在现实中,大学毕业生在创业的有关知识、实际的创业经验、应有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必要的资金基础这五方面都比较欠缺。所以,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方面的教育与训练,使之在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创业是好事 家长要支持 创业绝对是一件好事,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一个人,有助于成长。但是关键的一点是家长一定要支持、扶助,一些家长爱慕虚荣,愿意让孩子去做比较稳定的工作,对于孩子创业根本无法接受,认为这是没本事、没出息、没单位接收的表现,这种想法肯定会扼杀学生的进取心。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阶段选择创业更加实际。首先,研究生没有太多的课程压力,有精力去进行创业;其次,一部分研究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心态比较成熟;最后,研究生阶段,导师可以为学生出谋划策,提供一些便利。

先就业后创业更合规律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仅限于课堂,社会经验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可想而知遇到的困难也比别人多。最好毕业后能在较具规模的企业工作实践几年,积累下第一桶金,同时也学习大公司管理、财务等各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的创业打下基础,这样创业成功的几率才高。国家也要切实把各项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才能有助于鼓励学生创业,拓展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