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虎门有很多老板是从外来打工者起步,他(她)们的创业故事值得借鉴。我们将虎门老板创业的故事进行梳理,旨在给那些尚在创业以及准备创业的人们以启迪。
今天要说的是一个湖南小伙在虎门的创业故事。
工厂:虎门崩岗 品牌:霓中依
“无知者无畏”、“机遇”、“天道酬勤”,总结自己事业上获得的成功,29岁的黄炎强说出了这3个原因。
从17岁毅然离开学校帮家里经营店铺,到20岁带5万元孤身进入广州开服装批发档口,再到22岁在虎门办服装生产厂,如今29岁的黄炎强已经拥有两家工厂、一个服装厂区、近1000名员工,其注册的“霓中依”服装品牌也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我不懂缝纫,但是我知道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黄炎强说,“想白手起家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首先是要了解自己所涉及的行业,然后就抓住机遇勇往直前。”
无知者无畏
“如果不退学,我都可能当上公务员了。”黄炎强笑着说。他没有上高中,而是上了当地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用3年时间学习当警官。两年之后,黄炎强退学了,他觉得自己更适合经商。因为平时做事很有想法,家人都支持他的行动。黄炎强决定做服装,与家庭有关。离开学校后,他就帮助母亲打理布匹店,并提出买成衣可能比卖布更有市场的设想,随后他开始帮家里到广州进服装。“当时觉得广州和湖南真的很不同,人们走路都快很多,而且从源头做服装肯定比批发回湖南买更有前景。”黄炎强说。
1998年他带着5万元孤身来到广州。一直到2000年在虎门拥有自己的加工厂,他的经商之路都很顺利。2002年底,黄炎强决定从批发转为专卖,公司一下子从300人激增到800多人。“无知者无畏吧。就觉得这是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早走肯定比晚走好。”黄炎强说。
2003年,这个策略刚开始被执行,人才问题就将他难住了,除此之外,还有成本控制、销售渠道等问题。2004年和2005年,是黄炎强最艰难的时间,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想过放弃,而是努力向前走。
机遇
1998年前后,正是服装批发产业的黄金时段,黄炎强刚好在这个时候进军批发市场。“一开始就很顺利,销售逐步上升,只担心货供应不上。” 黄炎强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整体形势特别好,进入的门槛也不是很高。3年后,我积聚了第一桶金。”总是受到缺货的困扰,使他萌发了开一家服装加工厂的想法,但资金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这时,一个机遇摆在眼前,长期合作伙伴香港商人陈先生决定回香港发展,出售在大陆的加工厂。黄炎强知道后,和陈先生商谈此事,因为认识多年,陈先生决定把工厂卖给他,并同意他资金可以逐步付清。
2000年,这家在龙眼的只有200多人的工厂成为了黄炎强服装事业的起点。2002年虎门镇实施“百万促名牌”的工程,向广大企业公开承诺,凡是在虎门投资创业,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100万元,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奖励30万元,同时还从其他各方面对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2003年2月,黄炎强就拍板企业转型,从批发转为专卖,打响自己的品牌。一系列动作出来后,政府主动找到了黄炎强,让他的企业成为当地服装组委会的会员,当时年仅25岁的黄炎强也让虎门政府惊叹。
天道酬勤
在黄炎强的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是一幅字——天道酬勤,这也是他这么多年事业成功的真实写照。从创业开始,挑服装、设计版样、找客户谈生意,甚至的加工都是他一个人。
“以前很喜欢资讯,看看别人穿什么衣服、颜色怎么搭配的。”黄炎强说。
这样,没学过服装设计的他通过自己摸索、观察,确立了自己做女装针织T恤的定位,后来他批发产品所有的版式都是自己设计的。直到现在,黄炎强到一个地方出差,都会去当地人流聚集的地方观看。
1998年时,黄炎强一个人跑到虎门找厂加工自己设计的产品,打过版后又扛着版型坐大巴去广州和客户谈生意,忙的时候一天要跑好几个来回,最少一天一次,坐大巴的时候还在想各种问题。很多人是生产好了直接过来验货拿货,但黄炎强不是,他在工厂监督工人做服装,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看,这也让他从实践中学到了工厂的生产管理,接手陈先生的工厂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问题。“一个合格的老板自己不必要步步都做,但是自己的产品是怎么出来的一定要懂。”黄炎强说。
这么多年来从什么都不懂到学到各种知识,都是靠勤奋得来的,当朋友送给他天道酬勤这幅字时,他感触很深,决定把它挂在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