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赢在起点:职场新人要懂的52件事情》
(3)规定期限。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没有明确的期限,那么工作会无限的延伸直到用完所有时间目标还没有完成。如这个月要读完十本书这样有具体期限的任务才是比较可行的任务,如果变成这段时间要读完十本书,那么这段时间就会变成半年后甚至永远,总有这样那样的借口让自己无限的推迟目标的实现。 (4)反馈绩效。对于个人职业生涯来讲,这种反馈绩效可能是要让自己在过程中体验到完成小目标的快乐,当任务没有如期和很好地完成时,能够及时做调整。对个人来讲,没有反馈,更多的时候是没有自我反馈,自己就无法了解自己究竟完成的如何。如果阅读十本书作为结果,那么自己就可以做到给自己的反馈,当两周后还没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则证明自己的阅读速度需要一些调整,当你这个月终于按时读完十本书的时候,那么你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果对目标管理感兴趣,可以找德鲁克的书《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下,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的相关资料来阅读。总之,不管我们用到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要让自己生活在自己的梦想里,并且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 成为和自己赛跑的人
![第27节:成为和自己赛跑的人(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352464030085.jpeg)
亲爱的蓝迪我的弟弟 /你很少赢过别人 /但这一次你超越自己 /虽然在你离开学校的时候 /所有的人都认为你不会有出息 /你却没有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在那时侯我们身边都有一卡车的难题 /不知道成功的意义就在超越自己 /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 /为了更好的未来拼命努力…… 这首《和自己赛跑的人》是李宗盛的一首歌,歌曲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和自己赛跑的人,需要不断的超越自己。这个看起来和标杆管理有些冲突的说法,其实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超越自我,是以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来比较。为什么要用过去来和现在的自己作比较呢?因为如果你和别人作比较可能会给自己徒增烦恼。由于每个人的资质、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就算是做一样的努力,可能最终的结果也会不同。就如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两个差不多的学生,由于机缘不一样,一个人进了优秀的大公司,另外一个人进了一个一般的小公司,那么这两个人的命运和走的路,会很不一样,在优秀的公司里的人,也许一帆风顺,高薪晋升,在短短几年接蹱而来;而在小公司的那位,可能会经历更多的折腾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后面的那位,不是怨天尤人、埋怨命运的不公,而应该就像歌里唱到的那样“为了更好的明天拼命努力”,只有这样才可能改变自己起点比别人差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