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部分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开设民营银行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好的,在促进融资问题的同时,可以解决一些系统性的问题。民营银行就和民营企业一样,应该是比较有动力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和创新。不过,民营银行能不能做得好,关键还在于银监会。 华瑞银行的名称前不久获得工商核准。但如果这家浙江的金融机构未来只能在当地经营,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它可能走不出浙江,更别说到北京开网点。为什么?当下,每新开一个银行网点,都需要银监会的审批。按道理,开网点是银行自己做主的事情,因为银行自己会考虑有没有资金、成本,可不可以服务当地的客户。而不是需要银监会来告诉银行可不可以开网点。华瑞银行如果在浙江为本地的中小企业发展做贡献,成长性的极限是可以预见的,将被浙江中小企业的经济规模给限制住。而且,别的银行可以到浙江来跟它分一杯羹,它却不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参与竞争。 不仅如此。现在,包括四大行在内不少大一点的银行都有小微企业部门,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由于四大行迫不得已将眼光盯住了下游,开始做中小企业。可以预见,华瑞银行和这些大块头的竞争没法长久。华瑞银行必然要以创新性、灵活性的业务模式,去寻找自己的定位。 此外,华瑞银行也会碰到一控两参的扩张瓶颈。一家银行可以控股另外一家银行,参股另外两家银行的规定,对华瑞银行一样有约束力。
![看上去很美 民营银行“看上去很美”](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385590727123.jpeg)
对华瑞银行的情景分析意味着,如果监管不改变,民营银行的成长性有很大的局限。民营银行能否成功,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因此,开设民营银行,银行监管的框架需要同步进行修订。如果枷锁不打开,民营银行就不会有成功的一天。 对于民营银行,可能有些部门的初衷是希望能够促进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推动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但有些部门却不想银行体系出现问题。如果各方的出发点不同,那就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部门之间很好的配合。 金融监管机构方面,现在分割得太清晰,例如保监会管保险,银监会管银行。不过,金融是相互影响的。市场发展到一定地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以前分开是有必要的,现在又走到了要合的地步。中国下一步的金融发展需要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在三五年内,除非政策有一些可喜的变化,否则即便一些民营企业获得银行牌照,民营银行短期内也不会有大发展。唯一可以确信的是,银行牌照有一点价值。 而对民营银行来说,在政策的许可下,需要从混业经营去创新,民营银行不能只做银行,还得规划租赁、信托、资产管理、保险、消费信贷等领域的发展,打通相关通道。相比大银行,这是民营银行唯一可以突围的地方。 还有一个情况可以预见。不少企业可能会把民营银行作为其资本运作的一个平台,但是,扶持当地企业不一定是其创办民营银行的首要目的。这与监管部门的初衷是不一样的。民营银行刚开始应该不算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不过它会演变,就像刚开始的GE capital,清一色为GE服务,但现在GE的生意只占其很少的部分,这样的一个演变花了二十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