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消灭你的“浮躁病”:工作重在到位》
标准总是往下比,和比自己做得更差的比,却期待着高薪水、好机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整天就想着天上掉馅饼,而且想什么馅就什么馅,这怎么可能?

其实,一个最优秀的工作者,其工作的价值,固然有获得自己利益这一方面,但这不应该是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你把工作的价值,看成是为他人作贡献、为社会作贡献,就肯定会多比贡献和工作标准,而不是多比待遇。 要想把工作做到位,就必须“标准往上比,待遇往下比”。 在这方面,我们该向一些榜样好好学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个名叫徐立清的人,是唯一从开国上将变成中将的人。是他不够格吗?还是他犯了什么错误?都不是。之所以这样,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 徐立清1927年参加革命,后来就先后在红四方面军和八路军中担任较高级别的干部。1950年9月,徐立清任中央军委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为统一全军的干部管理,建立正规的干部工作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1955年2月8日,毛泽东主席正式签发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1955年10月1日开始实行军衔制度。 这在全军上下引起广泛关注,绝大多数干部对此都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也有一些干部担心自己的军衔评低了,面子上不好看,闹起情绪来。有一位红军时期的老干部,在他听说自己将被授予少将军衔时,十分不满,竟然公开说:“我要把那牌子挂到狗尾巴上去。” 对此,毛主席当时风趣地批评这种现象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 这时候,徐立清的级别属于大兵团级。根据有关授衔条例,他绝对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可他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当个中将为好,原因有三:一是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价,激励斗志,克服名利思想;二是便于做一些争军衔人的工作,保证授衔工作的正常进行。三是自己来自红四方面军。当时红四方面军资格老、级别高的干部太多,如果能减轻红四方面军在上将中所占比例,就能更好与其他方面军的干部协调。 于是,他主动向总干部管理部罗荣桓部长汇报了自己的想法,罗荣桓肯定了他的精神,但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之后他又向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汇报,还是没有得到同意,之后,他进一步向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报告。 这时候,周恩来总理亲自找徐立清谈话,做工作。周总理说,你多次申请低授,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是值得我们每个干部学习的。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你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这种优秀的品质,难能可贵呀。不过,你徐立清是完全符合授予上将军衔条件的,不要认为自己是干部部的副部长就可以低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