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消灭你的“浮躁病”:工作重在到位》
那位学员又“呼”的冲去一楼,结果上来的时候却拿了三个黑色笔记本。他气喘吁吁地告诉高老师,因为第二层抽屉里有三个黑色本子,他不知道高老师到底是要哪一本,就只好都拿上来了,让高老师自己挑。 学员们都被他那无可奈何的样子逗笑了。 其实这是高老师特意设计的一个实验。 如果他一开始就跟那位学员交代清楚,要拿的是“办公桌右侧第二层抽屉里,写着‘净雅企业文化’的黑色笔记本”,或者那位学员能主动问一下,是要拿什么样的本子,是放在什么位置的,那么学员也就不用跑两趟了。 当然,取笔记本只是件小事,可能还不需要多么重视,但是同样的道理却可以运用在其他工作中。 对于领导来说,千万不要把自己说过了,等同于下级理解了。往往因为下面几种原因,会导致下属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发生走样: 1?听了,不一定听到了——

也许他听的时候正好在走神。 2?听到了,不等于听清了—— 也许因为你表达不到位,他根本没听清楚。 3?听清了,不等于理解了—— 也许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去做,甚至对此他还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4?理解了,不等于认可了—— 或许你认为很重要,而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觉得不重要,甚至不值得去做。 5?认可了,不等于做到了—— 或许他认为拖一拖再做、以后再做也没关系。 所以,上级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一定要确认下属已经理解。 而作为下级,为了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不走样,应该做到以下4点: 1?养成随时带上笔记本记录的习惯—— 再好的记性,光凭脑袋记,还是会有遗漏,尤其是任务的内容比较多的时候,这时候,一定要带上笔记本,逐条记下来。 2?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问明白,不要糊里糊涂就去做—— 有些人在接受任务时,即使没听清楚也不愿意问,有的可能是对上级有畏惧的心理,不敢问;有的是怕问了,会让上级觉得自己怎么那么笨,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理解不了,因此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 但作为一个执行者,你有把事情做好的责任。与其等到最后做错了、造成损失了、要返工了再来后悔,不如第一时间就弄清楚,做到位。 3?听完任务之后,要复述一遍,确保没有遗漏—— 这是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听过了,不一定就全记住了,复述一遍,即使有遗漏,也能第一时间把它补上来。 4?对于任务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再三确认—— 比如领导给你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