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当人们脱口而出埃及金字塔、希腊巴特农神庙、古罗马角斗场等世界著名古遗迹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大明宫遗址,却只能停留在史册与典籍之中,留给人们无尽的遗憾…… 对大明宫遗址进行保护,就是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保护,是对世界文化多样化性存在的拯救。2007年10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程,在充分整合全市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委托中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 西安又一次选择了曲江团队。 接手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伊始,曲江团队就举起了“保护”与“发展”两面大旗。还遗址以尊严,必须高举“保护”大旗;还人民以尊严,必须高举“发展”大旗,全力争创大遗址保护的东方典范。 从2007年10月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启动,到2010年10月1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三年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成为东方大遗址保护的典范,为全国乃至世界大遗址的保护事业趟出了一条新路。昔日垃圾成堆、环境落后的遗址地,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城市中央公园”。由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搭建起的文化平台,改变了昔日“道北”文化设施几近空白的格局,让享受文化成为“道北人”今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健身老人晨曦中漫步的身影,到御道广场上青年舞者轻盈的舞姿;从绿荫下自乐班高亢的秦腔,到博物馆里柔和灯光下的轻声细语;从广场上戏闹的孩童,到草坪上静静阅读的学子;从群众大舞台上激情发挥的群众演员,到夜幕下随风摇曳的荧光风筝。一幅幅画面,构成了大明宫今天的盛世图画。
![使命责任担当 三年崛起 遗址保护的使命与担当](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383743543601.jpeg)
三年间,长期占压在遗址上的棚户区和城中村被整体搬迁,2.5万户、10万人,89家企事业单位和6000多商户随着“泰和居”“八府庄园”“元丰颐家”等安置小区的建成得以妥善安置,居民生活实现了根本性改善,人均住房面积由不足10平方米提高到25平方米以上。“道北人”盼了几十年的幸福生活终于变成了现实。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吸收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一流设计机构的建议,参考了英国阿特金斯设计顾问集团、德国ISA设计事务所、新加坡DPC国际规划与设计事务所等国际高端设计事务所的先进理念,开创了国内外众多设计机构竞相参与中国大型土遗址保护的先例。 2010年7月,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大明宫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大明宫遗址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为大明宫遗址整体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全国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