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善于观察自然,善于体恤百姓的老聃就是从这时起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高低、贵贱、贫富的区别,开始考虑人类的本性。为了消除世界上的不公平现象,他苦苦的思索着,日以继夜,不知倦怠。 老聃认为"真、善"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有真诚、善良的潜质。虽然有时贪欲会使人做出丧失真、善的事,但只要保持心灵的纯净,坚持真我,最终会得到回归。善人之所善,恶人之所恶,全在一念之间。 第四节 师从常枞 苦县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教书先生名叫常枞,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殷商礼仪。老夫人望子成龙,便将老聃送到他那里学习。 一次,常枞先生因家中有事,解管(放假)一天。老聃听从母亲吩咐,赶上马车到邻村帮陈老爹送药材。 因为不想浪费时间,老聃听任马儿顺着路走,自己则看起了随身携带的一捆竹简。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发现马车已经置身于一片小树林,马儿在悠闲自得的吃草。 在对这里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老聃决定让马儿找回去的路,他则继续看竹简。看到几处不懂的地方,他便做下了记号,准备明天上学时请教先生。 夜幕降临时,老聃终于看到了灯光。走近一看,竟意外的发现常枞先生正在灯下读书。这使他万分高兴,马上将遇到的难题向先生请教。流传下来的"书疯子老聃"的称呼就是因这件事而来。 常枞对老聃这个学生越来越满意了,除教课之外,私下里也时常向他传授其他学生无法理解的天地之道。 一日,常枞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是何物?"先生答道:"清清而上者是为天。"老聃接着问:"清清者又为何物?"先生说:"清者乃是太空。"老聃又问:"太空之上又有何物?"先生答道:"太空之上为清之更清者。"老聃仍疑惑的问:"若清者穷尽,则为何物?"常枞面露难色,答道:"圣贤没有传授,典籍从未记载,愚师更不敢妄下定论。"
![出世 第17节:第二章 圣贤出世(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302283582340.jpeg)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母亲,母亲茫然不知所措;又问家将,家将迷惑而不知所言为何物。于是,老聃仰头观望苍穹,思日月星辰之变,想清者穷尽为何物,通宵达旦,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