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第四章 与孔子论道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真吾师也!" --孔子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思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投资论道2017.1.16 第32节:第四章 与孔子论道(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301990435751.jpeg)
--荀子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万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 --韩非 "道家德厚,上当其上,下安其下,纯蒙无为,何复谴告?……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 "谓天自然无为者何也?气也。恬淡无为,无为无事者,老聃得以寿矣。老聃禀之于天,使天无此气,无聃安禀受此性?" --王充 "圣人明于无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审于大慎之训。故君臣垂拱,完太素之朴;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 "道者,德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 "三皇依道,五帝仗德,三王施仁,五霸行义,强国任智,盖优劣之异,薄厚之降也。" --阮籍 第一节 关于"礼制"的争论 巷党助葬时,孔子第一次见到老聃,并且从他那里了解到很多前所未闻的礼制制度。为了进一步学习周礼,孔子在老聃去职之前,曾带着弟子南宫敬叔去拜访他。 一日,身在鲁国的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朝守藏室之史官老聃,博古通今,知晓礼乐之源,明白道德之要。今日吾欲去周向其求教,汝愿同行否?"南宫敬叔听先生言,欣然答应。于是师徒二人千里迢迢来到了老聃任职的洛邑。 老聃为孔子千里求教的精神所感动,除言传身教之外,又引荐他拜访了精通音律的大夫苌弘。从苌弘那里孔子学到很多乐律、乐理。另外还带他参加了周朝的祭神典礼,参观了周朝的太学。所有这些都令孔子感慨万千,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