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在家必读《善生经》(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292658989402.jpeg)
系列专题:《净慧法师为你讲经说法:做人的佛法》
6 乙二 缘起序 丙一 述父嘱 尔时,善生居士子,父临终时,因六方故,遗敕其子,善教善诃曰:"善生!我命终后,汝当叉手向六方礼:东方若有众生者,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已,彼亦当恭敬、供养、礼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众生者,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已,彼亦当恭敬、供养、礼事我。"善生居士子闻父教已,白父言:"唯!当如尊敕。" 这段讲善生子回忆父亲临终时给他讲的话,并且要照父亲的话去做。在《在家教徒必读经典》里的《善生经》没有这一段,文字比较简单。印度的语言习惯和西藏的语言习惯一样,都是一件事要反反复复地讲。实际这段话用十几个字也就够了。 先讲"六方礼"。在印度文化里,六方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阿弥陀经》就讲六方佛。六方的顺序不是东西南北,而是东南西北下上,按照顺时针方向,与天体的运行一致。六方再加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维,就是十方。佛经里也常说十方三世一切佛,这里只讲六方。佛在印度说法,也要和印度文化的传统习惯相结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不离世法,这就是佛法的二世圆融。世间、出世间叫二世。 善生居士在他临终之时告诉儿子,我们婆罗门文化应该重视六方,你每天都要向六方礼拜,因为六方都有众生,对每一个众生我们都要恭敬他、供养他、礼拜他,因为每一位众生都对我有恩德。如果像上文所说的那位居士那样,别人到你家,你却把人家轰走,他就和你形成对立,你念经的时候,他唱歌,你永远也战胜不了他。你应该欢迎他、供养他、给他磕头才对,想着每个众生都对我有恩德,这样就可以感化他了。 我们学这部经,要学这部经的精神,哪一方有众生,我就向那一方礼拜、恭敬、供养,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这就是真正的平等心、慈悲心、感恩心。而我们常常这样想:我挣钱,我吃饭,与你何干?为什么感谢你?你错了。没有别人你到哪儿挣钱?没有别人你挣了钱怎么花呢?你买得了衣服、粮食、蔬菜吗?没有一件事是孤立的,不依靠任何人而独自生存的人是没有的,包括佛在内,因为没有了众生就没有了佛。我们大家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大,看得多么有能耐、了不起。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渺小的,都必须在群体当中才能生存。没有群体,没有社会,没有人类,我们绝对不能生存。所以,这位长者告诉他的儿子,你要向一切众生感恩,恭敬、供养、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