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6月举行的全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中,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杨傅军等人的“网上公墓”项目夺得大赛一等奖。随后,杨傅军等人启动了创业,但没想到的是,当初调研充分、设计完善且大家一致看好的创业项目,在正式运作几个月后,就陷入了困境,不少团队成员为此中途放弃。
专家看好,市场遇冷
杨傅军的“网上公墓”项目,主要通过创建网站为人们提供网上祭祀服务,除了纪念已逝亲友,还包括情感祭祀服务、宠物祭祀服务和名人祭祀服务等。在去年的大赛中,这个点子让评委眼前一亮。大家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传统的纪念方式将发生改变,“网上公墓”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去年8月,拿着向朋友借的5万元钱,杨傅军等人创建了网站,租了网站服务器。
杨傅军说,除去做网站和租服务器的费用,5万元的创业资金已所剩无几。因为没钱做广告,他只好到天涯、新浪等各大网站论坛发帖子,并继续为项目寻求资金支持。
创业项目多数停留在纸上
这些年,“创业”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热门词汇,各类创业设计大赛蓬勃开展,参与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去年共有9支队伍共68人在全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奖。浙江工业大学去年申报参赛的团队有400余支,人数超过2000人。
不过,绝大多数的创业项目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有些大学生只是抱着参赛的心态设计项目,甚至有的就是为了拿奖,以便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
浙工大学生朱涛和队员们设计了一个餐饮经营创业项目,去年获得了全省一等奖。但他坦言,团队里除了自己和另一名成员,其他人只是为了比赛而参与其中,并没有做好创业的打算和准备,创业项目在比赛后基本就封存了。
不要轻易浪费好的创意
那么,是什么阻挡了大学生创业的脚步?不少大学生表示,启动资金缺乏是最大的困难。
浙师大生化学院大四学生韩伟琴的奇灵化工项目,利用化学药剂清洁污水,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这个项目曾获得全国铜奖,并已申请到国家专利,之所以仍是“纸上谈兵”,是因为设施投入需要几百万元巨额资金,她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除了自主创业,另一种途径是转让自己的成果,或与企业开展合作。遗憾的是,目前企业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关注度不高。
今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以杭州市为例,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多可获得20万元的资助,并在房租、税收方面享受优惠。
浙工大2008届毕业生王学锋在大三时就成立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大四时他的创业项目获得了全省三等奖,目前已经成功申请到2008年度杭州市10万元创业资助,而且公司有了不错的盈利。王学锋说,大学生要珍惜自己的创业项目,寻找能够一起同甘共苦的人创业,执着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