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流行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电脑领域推陈出新的速度:当你把新电脑买回家时,它已经过时了。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手机、电视、冰箱等高科技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淘汰,而变成了“电子垃圾”。正当人们在为如何处理这些弃之可惜、食之又无味的“电子鸡肋”而犯愁时,国外一些精明的商家在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鼓励和支持下,纷纷着手研究废旧电子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日本横滨金属公司是一家重金属冶炼企业,该公司在对报废手机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手机中的贵重金属含量相当丰富,视之为“宝贵的矿物资源”。于是,它应用自己拥有的熔炼技术、电解及化学提取等冶炼技术,从报废手机中回收了金、银、铜、钯等多种贵重金属,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家公司说,平均每100克手机机身中含有14克铜、0.19克银、0.03克金和0.01克钯。另外从手机锂电池中还能回收锂。
澳大利亚则开发出一项利用废旧手机生产铺路材料的技术。这项技术是由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组织开发的,具体步骤是将已经作废的手机整体熔化,经过加工处理后,机壳等塑料部分可用来制作建筑材料,用这些通信工具修筑一条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而手机电池中含有的镍和汞等金属物质则可再次利用。由于这项技术在世界上属于首创,其转让的潜力相当巨大。
芬兰生态电子公司在北部电子城奥鲁市建成一家电子垃圾处理工厂,采用类似矿山冶炼的生产工艺,把废旧手机、个人电脑以及家用电器进行粉碎和分类处理,对材料重新回收利用。目前这家工厂每年可处理1500-2000吨的电子垃圾,由于建有良好的环保处理系统,不会对地下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上述这些公司之所以敢为高科技时代的“破烂王”,是因为他们都已经看到了回收废旧电子设备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事实上,对于专门从事回收的业者而言,这些电子垃圾从里到外的每个零件都是生财的工具。以电脑为例,电脑中的中央处理器、散热器、主机板、硬盘驱动器等上面都有铜、银、黄金、铝等贵重金属。此外,电脑外壳、键盘、鼠标则含有铜和塑料,重新加工后可制作水管和笔座,甚至连电源线也可成为家具或者平底锅的材料。而电脑中的芯片也能在玩具产业中找到自己的第二春。
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正在逼近极限。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的“国家再生产与资源回收研究中心”负责人兰萨尔指出,一方面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成倍增加;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又使得它们的更新速度加快。许多产品不但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在报废后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何设计既容易回收、又对环境损害较小的工业品,已经成为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的研究重点。在这种“工业生态学”的指导下,施乐公司正在研究开发全球第一种可以回收、再生的复印机;柯达公司则对最新型号的一次性相机作了精心的改进,使其用过以后变成可以回收利用的所谓“绿色电子垃圾”。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的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未雨绸缪,早作应对,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产品最终废弃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积极支持废旧电子产品的系统回收和资源再利用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