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融资渠道变迁 终端变迁与对渠道策略的提示



  得渠道者得天下。

  终端作为渠道的具体表现,谁抓住了终端,谁就赢得了消费者。在中国市场上,终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过,也从来没有像过去10年间这样快地变化过。

  这个历程,是终端阶梯性升级的过程,是推动经营思路迅速转型的过程,是英雄不断涌现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

  回顾过去10年,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消费品企业来说,每隔一两年就会在终端上发生一次大的变动和飞跃,每一次飞跃,都会产生一批领军性企业,同时淘汰一批曾经的风云人物。而每一次飞跃,都会有一个核心,或者说重点,逐层递进,而演化到今天的状态。

  回顾这些飞跃,我们发现,有八个关键词,恰好与终端变化的各个阶段相对应。每个关键词,都会在一个相对紧凑的时间段内频繁出现在一个行业的企业决策者和企业的核心代理商的嘴上。  

  序曲

  关键词一:你能做么?

  对于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来说,除了彩电、快速消费品等先行成熟的行业,还有很多产品、很多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甚或是空白。那是个让人躁动的时代,是新事物爆发的时代。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不用关心什么是渠道,更遑论终端是什么了!

  那时候,企业经常被代理商问的一句话是:你能做么?而且,这眼神里带着渴求、迫切和怀疑!

  关键词二:有货么?

  世纪之初的几年是疯狂的岁月,解决了“有无”问题的企业从来没有料到市场会有这么大,机会会有这么多,因为,大家发现,一个新的话题被代理商带在嘴边:

  有货么?

  那个时候,很多行业的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你有货,就没有卖不出去的!

  这可真是让人血管爆裂、让人窒息的冲动,好像这个市场没有边际,不需要章法,只要你想得出来,就能做得出来----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但大家没有想到,在如此飞速的变化中,终端的影子已经开始向上游招手……  

  圈地

  关键词三:网点数量

  我们中国人自己也没有料到我们有如此强大的创造力和模仿能力,技术普及的速度用一日千里来描述都有些乏力。大家还没有来得及认真品味暴利带来的喜悦的味道,一个新的问题发生了:几乎在几个月之间,生意不好做了,行业发生过剩情况了,产品开始同质化了,货源再也不是问题了,原来的代理商们开始变得异常挑剔起来!2003-05年间,中国500多个行业中绝大多数走向相对过剩的局面。原本对企业趋之若鹜的代理商们板起面孔,对企业提出种种责问,这些责问集中在:

  1. 质量不稳定,以次充好,数量不够,包装残缺……反正就是东西有水分,现在没法卖了。要么以后给我合格的东西,要么分手!

  2. 企业不讲信用:说好上旬发货,可下旬了还没有见到影子;定好的货物被让渡给其他代理商了。企业总不能只知道收钱不知道负责吧?

  3. 管理混乱,有了问题不知道找谁能够妥善解决,做生意总不能像过家家吧?

  如果说此前,企业决策者们忙于解决生产问题,“终端”似乎很远,无所谓有无、多少,不会给销售带来冲击;而此时,代理商手上的“终端”遇到的问题忽然变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大量的行业翘楚倒在代理商反戈的风潮之中。凡是忽视质量、忽视对代理商层面的信用、忽视物流管理的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代理商们用“脚”投票,扔到历史的记忆当中去,那些曾经引以为豪的终端数量也都烟消云散。终端,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终于现出魅影。

  在这个阶段,在同质化的时代刚刚到来之际,谁能抓住代理商队伍,谁拥有庞大的终端数量,谁就在九州大地圈下大片土地,成为财富源泉。此时企业的飞跃,本质是在向终端提供基本信用前提下终端数量的竞争。

  关键词四:装修

  当行业当中比较敏感的若干企业经过一到两年的圈地之后,蓦然发现促销大战几乎在终端上一夜之间从南打到北,从东打到西;路演大战、宣传大战等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一方面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也搞乱了消费者的阵脚,却也使销售费用疯长。各地代理商、分公司不断将挑动人神经的价格战信息传送到总部决策者耳中。不同的代理商各显神通,一方面想尽量用价格战保住市场份额,一方面又想方设法跳出价格战泥潭,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尴尬境遇。

  于是乎,一些有先知先觉的企业和代理商开始在终端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竞争手段,而且这种手段看起来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并且这种手段有个很亮丽的旗号:“品牌”与“专卖”。这个阶段的品牌,更多的是装修的概念,是专卖的概念,是推广“VI”的概念。这些概念在当年含混不清,而店面装修处于核心地位。最为突出的,出现在汽车、服装品牌、家电品牌提升渠道形象的努力上,甚至很多本来很“土”的行业比如建材,都开始大规模走上这条道路。

  这是因为,装修所牵涉的问题非常之多:装修费用之大已经不是代理商单方面能够承担的了,而企业和代理商如何共同投入,解决在装修中遇到的各种细枝末节的纠纷,比如说装修中的盒饭算不算装修费用,材料用什么价格的等待,企业如何防止、控制代理商不欺骗,代理商如何确信企业不会失信、如期兑现承诺等等。这些问题林林总总,企业如果不能建立一套有效的费用执行标准和控制标准,就无法实现突破。至今,仍有很多企业无法想象如何建立一套规范的体系来解决这么多繁琐的事项,这些操作背后的理念、行为方式、行为标准,就像音障对于螺旋桨飞机一样,是一个代差的概念,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是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因为,这已经是一个体系性的竞争了,虽然这还是比较初级的体系。

  进一步,在改造终端形象的同时,企业顺理成章地对代理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员素质,服务水平和理念,单独操作促销的能力等。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以装修为核心和契机,企业和代理商之间在促销策划与执行上、人员培训上、宣传与推广上展开深入的分工与合作,甚至实现初步的资本融合。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在专卖的旗帜下,更多的终端开始排斥后台支援能力差、质量不稳定、形象更新无望的企业的产品。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以终端形象为突出的表征,很多行业中出现了品牌和非品牌阵营,出现了品牌阵营内的一线品牌、二线品牌和杂牌的分野。

 房地产融资渠道变迁 终端变迁与对渠道策略的提示

  关键词五:削藩

  在企业和代理商忙于终端升级改造,不断进行促销大战的同时,另一个幽灵向企业和代理商频频招手示意,提示渠道结构需要彻底革新,否则,终端的提升将被扼杀。这个幽灵就是:利润率迅速降低。

  这个趋势对渠道的影响是:过去的渠道往往很长,有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乃至更多级别的代理。在利润率高的时候,这种结构没问题;而当促销大战促使从出厂价到消费者最终支付价格之间的差越来越小的时候,离工厂远的环节不可能生存,遑论什么装修等品牌操作了。这种背景下,企业二级及其下级别代理商的终端流失速度非常快,已有的体系土崩瓦解。

  于是,有魄力的企业果断减少代理层次,同时加强对优质终端的控制能力,并开始向终端提供优质的服务,开展终端协销工作,从而提高每个终端的盈利能力,使其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论是手机等电子消费品,还是陶瓷卫浴,林林总总的很多行业的先行者在形势逼迫之下,都迅速调整。谁慢了一个节拍,谁就被推倒市场的边缘地带,谁的终端就会随风而去,花落别人家。

  渠道整合后的终端,相对于原有模式拥有强大的进攻能力,从而对市场产生地震般的影响,重新塑造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代理商,尘封了一批老字号。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很多行业里出现了寡头现象。几家独大,预示着更为惨烈的竞争,昭示着市场在这个行业开始成熟。  

  规范

  关键词六:品牌附加值

  几乎各大寡头在削藩的同时,另一场由企业主导、在终端层面操作的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以争夺消费者的美誉度忠诚度为核心。因为,知名度,可以用网点的密度和媒体的操作来获得,美誉度和忠诚度则不那么容易得到。

  为此目的,各个寡头以终端为核心在如下方面上开始了征伐:硬件改造摆脱单纯的装修概念,使购物环境更加人性化,使产品陈列成为一项极具技巧的工作;给品牌以更准确的定位,品牌之间进行错位竞争,从而在终端人为制造产品之外的差异化,进而构成排他特性;给品牌以情感色彩,以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为核心重新设计、搭配产品线,从而构成全新的管理理念,使终端工作从以“把已有的产品成功卖出去”转型为“如何提供合适的产品与附加值”,进而以终端为舞台的营销工作成为企业运作的核心内容。企业针对终端的工作流程、工作思路、指导思想、人员要求逐步发生质的变化。这些转变,在汽车、服装、家纺、建材、电器等行业的领军品牌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经过此番浴火重生的企业,超越产品和终端硬件的双重同质化,娴熟运用品牌操作的手法,成功在终端上建立软性壁垒,进而领跑自己的行业。

  这一现象,宣告了品牌时代真正到来,也宣告了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共谋促成了市场的成熟。这一层次的竞争,已经是云层之上的竞争,每个行业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寡头才有能力、有思路、有财力来在这个战场上对决。品牌附加值,再也不是雾里看花的事物了。

  终端,从战术意义上升到战略位置。

  关键词七:升级

  云层之上的竞争已然惨烈。可这不是终端竞争的终点。在品牌操作基础上的寡头竞争,又在已有的优势基础上蚕食新的领域,制造新的竞争力,推动终端操作升级,求得综合效益最大化,避免因终端与消费者接触的形式单一而丧失机会。其核心是,扩大终端的内涵,提倡“凡是与消费者接触的地方、方式就是终端”。其本质是,使已有的终端实体成为体系上的尖兵,用整个体系的力量来支撑这个尖兵的战斗能力。

  在这一阶段,以企业为主导,采取的竞争手段有:开展公共关系竞争,打造全方位的企业识别系统,将终端形象、产品陈列、导购说辞、宣传口径、宣传通路、公关策划、售后标准、危机公关等等不同层面整合成统一的战略,聚焦到终端发挥作用;在总部和代理商处不遗余力发展基于现有终端基础上的“第三渠道”,广泛开展网络宣传、网络团购(在各种论坛上发布消息等)、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比如搜房网组织的各种活动)、与其他功能互补品类渠道开展资源共享活动(各类品牌联盟等等)、开辟无己方店面的销售方式(比如日化品牌挖掘美容院的潜力)等等,使终端实体的触角遍及任何一个可能的场所和虚拟空间,引导消费观念、塑造消费行为、推动消费决策。

  这一阶段的终端竞争,战略特性极其突出,组合特征明显,任何单一的终端操作手段都不构成竞争力,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竞争形态。

  关键词八:网络

  这是一个独立于其他关键词之外的核心,从2000年前后的网络躁动一直到现在网络销售成为单独的终端形态,网络以技术力量改变消费者的思想、行为和消费习惯的同时改变终端状态:从店面布置、订单、邀约消费者、网上宣传、网络团购,到成立单独的网络运营部门。同时,很多企业以网销起家,成为独立的业态,进而扰乱既有终端实体的生存秩序,如携程、京东商城、淘宝等等。网络,已经从技术手段发展成为战略工具。

  网络销售,给企业和终端带来了无穷的想象力,也在各个方面带来利益纠纷和管理困扰:没有地域限制,如何控制窜货?没有现场体验,如何让消费者信任?没有作息概念,销售如何适应全天候工作状态?网络上消费者的分布极为分散,如何完成物流配送?网络销售价格异常透明,如何控制价格体系?等等。任何一条处理不好都是大麻烦。

  时至今日,不论一个企业是否以网络销售为主,都无法规避将网络作为重点进行操作。否则,将无法面对未来,无法面对消费者。网络对终端的影响,即使不是颠覆性的,也是革命性的。历史还将继续演绎网络传奇。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行业的终端尚未完全走完这些历程;即便在走完这些历程的行业中,也还有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前几个关键词所代表的阶段与思路上。思路决定出路,不能引导或者踩着历史的鼓点前进,就注定消亡或者成为他人的附庸。因此,回顾历史,我们感叹于终端变化的激烈,也惊叹于无形之手的强大推力。在未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关键词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核心观念,也希望我们能够及时抓住这些核心,成就梦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42665.html

更多阅读

清风老道:中国目前对美策略

中国目前对美策略中国目前对美策略需要破交、攻伐、消势、击点。从目前看,美是三线应对,亚太一线、东欧黑海一线、中东一线。不管怎么说,不管中国如何威慑日本,美放出日本已经是定局了,未来日本摆脱宪法约束基本上已经成为事实了,这都是

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家纺加盟市场变革渠道多元化(一)

       2009年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家纺市场一片萧条。大企业小商家都在困境中求变,销售渠道策略的多元化就是家纺企业变革的证明。       借船出海可行战略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无论是在资金、技术方面,还是在人力资源和管

酒店销售渠道策略 童装销售渠道策略的方式

  童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去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下面详细分析几种方法。“小猪噜噜”品牌童装所有者是香港卓妮(国际)服饰有限公司。“小猪噜噜”品牌童装销售渠道策略是采用连锁专卖店(柜)特许经营方

渠道策略怎么写 商品采购渠道选择策略

这是因为渠道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商品因素、市场因素、供货方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等,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进货渠道策略。因此选择进货渠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决策过程。选择进货渠道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

声明:《房地产融资渠道变迁 终端变迁与对渠道策略的提示》为网友星尘闪烁的天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