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工商总局支持,由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主办的“自主创业我先行”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创业报告会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举行。
“我们举办创业报告会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创业者奋发图强的创业意识、坚定不移的创业精神、百折不挠的创业历程和可资借鉴的创业经验,点燃同学们心中的创业梦想。我相信,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年轻人心中的创业梦一定能够更好地实现。”启动仪式上,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钟攸平说。
值此2009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渐进入高潮之际,自主创业能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展新的空间,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主创业是高水平的就业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钟攸平用这样一个数字描述今年就业任务的艰巨。
据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559万人,再加上2007年未能实现就业的100余万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有专家认为,如果再考虑目前CPI上涨带来的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因素,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相比往年可能更严峻。
钟攸平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现在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创业的总体环境日趋优化。“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目光投向自主创业,这无疑是就业观念上的一大进步。”钟攸平认为,自主创业是高水平的就业。不仅能够让大学生自己就业,还能带动一批人就业,帮助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创造利润、服务社会。
自主创业有成功也有艰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认识到,自主创业是对自身能力的挑战,也是一种创新。”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自主创业不乏成功者。一年多前毕业于湖北省黄冈师范的小王告诉记者,毕业后他尝试从北京的几个大的服装批发市场进货,然后通过网络向边远地区销售。现在,随着他信誉度的提升,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
记者了解到,像小王这样选择开网店的大学生不少,而且这种就业方式已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可。有数据显示,淘宝网目前拥有的几千万名注册会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员是大学生。对于普遍接受过计算机教育的高校毕业生来说,网上开店低成本、低风险且资金回报比较快,做网商有些轻车熟路的味道。
除此之外,依靠自己的专业特长甚至爱好去自主创业,也成为大学生们的选择。例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的李辉,凭自己一技之长创办了上海辉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靠着一群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这个公司现在已粗具雏形。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姚智英依靠自己对种植业的爱好与特长,回到老家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租种19亩山地,种上了“外国菜”。
自主创业也不乏艰辛。毕业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张士华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我爸知道我要在石家庄开店时,东挪西凑了5000元送给我。”拿着这沉甸甸的5000元,张士华在石家庄高柱旧货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创业伊始,张士华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子,一张床就占去了一大半。由于资金有限,他被迫采取“蚂蚁搬家”的办法:只有卖出一台VCD机,他才能攒足钱到家电市场再进一台货,才能将这唯一的一件商品摆在柜台上。现在,张士华办起了拥有18名员工的石家庄鸿祥电器商行,将业务从零售扩展到批发。
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王成松,毕业后创办了沈阳鑫诺信息中心。现实迫使王成松无论多小的生意都要接,“鑫诺信息”就从维修计算机干起,终于发展到今天承办软件编制等业务。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甘国屏说,从目前大学生一毕业就走向创业的情况来看,有愿望的人很多,但成功率却不高,原因很多。首先是资金问题;其次是项目选择不准;三是对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储备并不充分;最后,高校毕业生对市场风险的分析、判断、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大学生设想的创业往往不是投资额大、能快速得到回报的项目,就是现代化、高收入的大企业。实际上,创业应该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一点儿一点儿地来。实际上,也有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诸如小超市、服装店、饰品店等投资不大的小型项目,结果经济效益普遍比较好。”甘国屏说。
不到1%毕业生选择创业
在记者采访的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听到最多的感慨就是:“光凭一腔热血投入创业,是远远不够的。”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广东省内大多数高校的教师们,对大学生毕业之后自主创业持保守态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们最担心的,并不是毕业生们缺乏创业资金,而是他们缺乏太多相关社会阅历。许多老师表示,他们宁愿学生们毕业之后先在一些企业中磨练几年,积累一定经验和判断能力之后,再开始自主创业。
有创业想法的大学毕业生很多,但是相比庞大的毕业生总人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话题无疑还需要更多的斟酌与考虑。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数字表明:2005年北京登记创业大学毕业生102人,2006 年146 人,2007 年153 人。而应届毕业生人数,2005年是15.4万人,2006年 17.5 万人,2007 年18.9 万人,2008 年将达到25.5万人。目前,国外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最高可达30%,但在我国,这一比例尚不足1%。
自主创业难在何处
对于抱定创业梦想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创业需要正视自己在资金、技术、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对于期待更多高校毕业生投入自主创业的各界人士来说,正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中的不利因素同样是重要的:
相关知识欠缺。目前大学中开设创业课程并不多,我们国家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还比较短,大多数还只是把创业教育作为讲座来讲。有专家指出,大多数学生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缺乏企业管理经验,无形中使学生创业项目的风险加大。
就业观念挡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许多家长并不支持孩子创业。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小平感慨于上述情况说:“我们一些家长为了大学毕业的孩子想尽各种办法,要进大机关、大企业,其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家长们应该想到,让孩子真正具备自强、自立的精神才是对其成长最为宝贵的东西!”
扶持政策滞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许多地方出台了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内容包括减免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费、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具体规定。但是,大学生们反映,这些规定真正落实起来不仅程序繁杂而且作用不大,一些“优惠”已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创业新形势,“这些优惠,往往是但凡从事自主创业的各类人员都能享有,我们期待的是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更多的、实实在在的优惠。”广东的一位毕业后自主创业成绩斐然的毕业生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国家工商总局个体司副司长潘海民也指出,目前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国内一些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不强,这还需要社会环境和高校更多的引导。除了改革大学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加强创业教育外,有关部门可以考虑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指导,增加资金扶持,加强中介服务、信息交流的平台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