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三无人员 “三无人员”别急着“下海”创业



   “考研越来越难考,工作越来越难找,弄个项目创业去,不是小康也能温饱”,据有关统计,2009年本科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占到总人数的两成还多,而且人数还在惊人地增长,就业形势的严峻,国家优惠政策,当地税收扶持,网络、街区等新兴平台,都正在催生一支大学生“创业一族”,“被创业”、“我妈妈喊我回家乡创业”也成为冷幽默色彩的网络流行语。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调研计划,由该院的国家重点学科资深专家、学者带队,20多名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赴江苏省苏北、苏南等地进行实地访谈调研,结果令人惊讶:在有效的2000个研究样本中,“创业一族”启动成功率不足三成,成功走向市场化运作的不足两成,盈利并良性运转的不足一成!这让人讶异的“321现象”背后究竟昭示着什么?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屋不扫,如何能够赢天下?

    “学校答应的承诺不兑现,弄得我们处境尴尬。”本次调研中,某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高明这样对专家们抱怨。他说,毕业前夕,怀揣着创业梦想,他参加了学校启动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遴选资助计划”,和两位同伴商量起草了计划书,一路过关斩将,并在首批创业团队遴选中获得成功。“意外”的收获让三个人兴奋不已,打算以此作为人生事业的起点,然而,他们的创业行动至今还停留在那本薄薄的计划书上,未能真正“试水”。他给出的解释是,学校先前允诺的启动资金1万元已经到位,但是答应提供的创业工作室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交付使用。当调研者问及其有没有想自己主动联络其他地点,比如社会商铺、网络营销、大市场等,或者将自己的“金点子”转让,与有条件的企业合作时,窝在家中等消息、已经“失业”两个月的高明一脸茫然。他认为是由于外部的原因让他“壮志未酬”,他坦言现在也没什么兴趣了,准备先找个工作再说。

    专家说,困扰高明的其实不是这一间无法兑现的工作室,真正的创业者不会一遇挫就怨天尤人、轻言放弃。调研也证实,仅凭一时冲动和兴趣,而缺乏能动(activ e ly )和主观(p o sitiv e ly )的积极性,这种游戏心理和惰性心理是导致大学生“创业一族”启动成功不足三成的重要原因,即使勉强运作了,也在明显延滞着此后的创业理念实践、创业资源准备、创业组织管理等诸多环节。

    怀揣宝贝,缘何深闺无人识?

    去年毕业的无锡大学生王小燕在本科期间就拥有一项儿童步行矫正鞋的国家发明专利,毕业后的一年时间里,她没有急于找工作,而是和很多企业联系,希望能将这项专利成功孵化,但是看似很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却少人问津,只有一家乡办厂愿意合作,还要先投产才能分红,小燕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拒绝了。该项专利至今“深居闺中”,已在一家私企担任文秘工作的她无奈地说:“说到底,还是没有资金,不然我可以打广告,不怕没人来找我。”

    调研显示,在大学毕业生中,像小燕这样有着“金点子”的不在少数,但七成以上没有转化为可以创造利益的市场产品。孵化“瓶颈”在哪里?86.5%的受访者不约而同地回答:“资金”。大学毕业生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性、资产抵押品的极度缺乏使其难以筹措相对庞大的启动资金或者银行贷款,绝大多数创业者将资金筹集渠道只能转向非常有限的亲友,这势必会影响创业资源走向市场的过程,虽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和法规,但就目前来看还是覆盖面狭窄,金额上也是杯水车薪。同时专家也表示,这并不是大学生“创业一族”市场化运作失败的唯一理由。大学生长期远离市场氛围,交际圈子相对狭窄,客观上难以获取有价值的前沿信息;单一的知识结构、浅薄的社会阅历以及关键性的创业意识准备,也使其难以察觉到有益的市场以及技术和竞争的时空变化,这些都导致他们与宝贵的机遇擦肩而过。

    武功单调,只因专挑同门人?

    毕业于某重点大学的凌风是受访者中相对“成功”的创业者,去年毕业之后,他和3个要好的大学同学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主营数码产品和网络维护。由于他们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理想,所以公司运营之初就比较顺利地打开了市场,但同是理科出身的他们在具体的商务运作中只能从事单一专长的业务项目,只要超出了专业范围,就显得捉襟见肘、无法应对,这样白白浪费了很多机会,流失了很多客户,根本无法拓展新项目。凌风说:“我也想补充一些擅长新项目的新鲜血液,但这必然影响其他合伙人的地位,他们就是不答应。现在公司业务量少了,他们干脆不来上班了,反正我一个人也能搞定。”

 城镇三无人员 “三无人员”别急着“下海”创业

    调研发现,诸多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实体皆由当初在校时某一比赛或者活动而组成的团队发展而成,大都由相同或相近专业、地域、性别、知识结构以及从业经验的人员组成,彼此之间相互熟悉,也配合默契,但是走上市场以后,难免会出现管理学上所说的“人力资源重叠和单一”,不能发挥出成员之间的互补优势和梯队优势。专家指出,这种窘境是大学生“创业一族”所特有的“遗传病”,应当加以避免。现在包括大学生“挑战杯”在内的一些大型赛事已经开始要求参赛团队除了本专业的学生之外还必须有相关多学科的人员加盟,这种规定性已经显现出优化创业团队人员组合形式的需求,值得创业的大学生们重视和借鉴。

    提前试水,或能提高成功率?

    “与大学毕业生仓促‘下海’成功率极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学校就尝试小规模‘试水’的学生反而日后有可能成功当上老板。”南师大商学院日前举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题研讨会”上,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该校商学院院长李晏墅认为,当下大学毕业生属于在创业心理、创业资金、创业协作方面都匮缺的“三无人员”,按通行法则,如果毕业时只是出于工作难找的动因,就一头扎下去仓促创业,成功率不足5%。真正有意向创业的同学应该从大二开始准备,先用少量的资金创业,从简单的事做起。比如父母支持5000元,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先别在乎盈利,关键在锻炼能力,为毕业后的创业积累经验与关系脉络。

    据了解,针对这一情况,南师大商学院在今年上半年就启动了“校企合作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的全新模式,今年暑假期间,已有1300名大学在校生“尝鲜”这一无风险、高收获的“大富翁游戏”平台,该院还正在策划省内首家“大学生创业联盟”,让更多有志于此的学子提前能在实战中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41895.html

更多阅读

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 生完孩子的胎盘图片

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文:翔妈《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这是美国作家乔辛·迪·波沙达写的书,这本书是翔的语文老师在翔期末考考差后借给我们母子俩看的,她说这本书每位家长都应该与孩子共读。翔的语文老师很喜欢

你急着去干什么? 敌羞 你该干什么

以前的中国,曾是慢节奏的代名词,老牛破车曾是我们的象征。然而,到了今天,我们似乎被谁按了“快进”键,看看身边的人,做什么都急:上网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用特快专递,拍张照片要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铁、磁悬浮,坐飞机

老板老是要求晚上加班 加班先别急着怪老板

     职场中有许多加班的残酷现象。“ 老板一句话, 加班加到老。” 比如客户等着自己的老板确认, 可是老板白天在忙别的事情,不停开会,下属自然不敢催促。为了等老板一句话,从客户、到乙方,可能全部在等。等老板忙完了,已到晚上七八点

3d急速飞车 别急,3D没来

     春节前,梁汉森接到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的电话。电话那头很着急,上来便问,“春节期间,你能不能联络其他人,一起给我们3D频道提供些‘干货’?”  别急,3D没来  1月6日,坐在“中国3D产业经济年会”的嘉宾席上,作为3D电影《齐

声明:《城镇三无人员 “三无人员”别急着“下海”创业》为网友海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