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阿凡达》营销
在电影《阿凡达》所掀起的新一轮的观影热潮中,笔者也未能免疫,于是乖乖的掏钱去电影院3D了一把。
平心而论,《阿凡达》并非像网上所吹嘘的那样极致的好,除了导演丰富的想象力和玄妙的特技效果之外,《阿凡达》依然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的电影: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潘多拉星球的入侵者和以杰克为代表的正义之士)、个人英雄主义、浪漫的爱情、特技效果……最后正义战胜邪恶、个人拯救集体、爱情完美落幕等等。
但是,经过商业运作的《阿凡达》已经不再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而是把电影做成一个社会事件:竞相口传的3D和IMAX效果、精彩的场面、逆市飞扬的票价、排队购票的火热场景、接连不断的话题(全球各地的票房数字、卡梅隆能否超越自己的影史票房冠军《泰坦尼克号》的疑问等等)……媒体的自愿加入,无疑将这一事件进一步放大,于是,电影《阿凡达》成为一种事件便不足为奇。
电影《阿凡达》是成功的,有电影本身原因,更有营销的原因,难得是《阿凡达》已经将两者融为一体,两者相辅相,相互促动,从而成功更有保证。
成功必然有成功的道理,《阿凡达》究竟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1、相信品牌的力量
和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一样,《阿凡达》最大的品牌并非演员,而是导演。因为电影里面面孔我们很少能叫得出名字,更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代表作品,尤其是对中国观众而言更是如此,看好莱坞的电影,很少是冲着演员取得,更是电影的场景——想想当年的《泰坦尼克号》,想想上一步大片《2012》,均是如此,电影业并没有把影院当话题,因为在这样的电影中,演员更多沦为一个符号。
当时,当《阿凡达》带着影史票房冠军《泰坦尼克号》导演卡梅隆历时4年精心打造的力作的桂冠高调亮相的时候,也一并带来了无数观众对《阿凡达》的期望,带着同样的期望——《阿凡达》能否超于《泰》便足足掉起了观众的胃口,于是能否超于《泰》的票房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一个电影的传播话题。
后续随着电影在各地区的票房捷报的传来以及《阿凡达》对影史票房亚军《指环王3》的超越,这一话题便越来越成为社会话题,越来越为我们所关注。由此也进一步带动了影市的火爆,有人甚至预测说:电影《阿凡达》的观影热潮将获持续一个月,因为从目前看,无论是口碑效果,还是电影院的实际场景都让我们不得不相信这可能是真的,笔者就曾经为了买票,两次跑到影院排队。
这一点跟张艺谋的电影很像,从《英雄》开始,到《十面埋伏》、《黄金甲》、等一路走来,张艺谋赢得票房的靠的就是自身的话题:什么第一步武侠电影、奥运会之后的华丽转身呀等等,电影也同样引起了社会话题,有褒有贬,电影票房也在一片骂声和质疑声中节节攀高。
这次《三枪》更是赢得了超过之前的质疑话题,最后无非是期望带来失望,失望带来希望的“恶性循环”:有的人是冲着热闹去的、有的人就是为了看看电影到底是否想他们所说那么烂——但不管怎么说,票房才是硬道理,不管你用什么话题吸引观众,不管你电影到底好不好看。
张艺谋无疑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品牌,不管他做什么、拍什么都能引起关注,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只要看看合张艺谋沾边的东西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什么《印象刘三姐》、《图兰朵》等等,如果不是因为张艺谋,及时同样的品牌他们也真的不会有现在的成功。
环顾中国电影界,能够接近张艺谋的似乎只有冯小刚!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2、与时俱进,紧抓社会热点
如果说《三枪》强调了“张艺谋奥运会之后的华丽转身”以及“小沈阳及其带动的东北二人转热和东北二人转元素的嫁接”的话,那《阿凡达》无疑抓住了更大、跟热的全球性话题:随着环境污染、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各类地质灾害频频发生,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在哪里?
《阿凡达》告诉你一种可能:向外星球移民。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预言,也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可能的设想,但是无论你把它当成什么,你都会关注,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也许真的像李宁广告中所宣传的一样:一切皆有可能。
于是,我们带着对外星球的好奇和想象,带着对人类未来生存可能的关注,走进影院去看《阿凡达》,去看导演的想象力,去看导演的特技效果便顺理成章了。
这里,电影上映前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似乎成了《阿凡达》的预热,随着会议进展过程中接连不断的话题出来,全球目光的焦点再一次锁定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上——不论你是否能从《阿凡达》中找到答案,哪怕是把他当做一个荒谬的论调,你也会关注它一下。
3、质量就是生命
《阿凡达》的质量不在于它的故事性、更不在于它的主题性,而在于他的技术性和想象力——精美的画面、宏大的场面,加上3D、IMAX光影技术的运用等等,足以让《阿凡达》成为一场视听盛宴。
电影,根本的功能还是娱乐,娱乐什么?当然是视听感官的娱乐,人们进电影院看电影和回家看碟或从网上看电影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电视或电脑无法提供电影院才有的视觉效果。
当孩子们为触手可及的树精灵欢呼的时候,当你看到一发子弹向自己射来的时候,当你感觉自己置身于潘多拉星球的时候,那种感官的自己是不言而喻的。
《2012》便是因为做足了视觉效果才获得客观的票房,《泰》同样如此,但做好视觉效果的前提,故事要讲得通、讲的圆,新很难做到,因为我们脑海里已经有太多的故事套路和情节,再新也难超出人们的想象,也难脱离人之常情。
在这里还要提一部电影,就是《花木兰》,花木兰的故事性可以、演员表演的没得说,关键在于导演,一些场面处理的确是不够好,没有调动起应有的高潮,尤其是最后一次峡谷大战,当我们都在等待着大场景的到来时,电影却用一个人的自我牺牲,把电影场面化解掉了,真实让人看着失望。但即使这样,笔者《花》还是要好于《三枪》,但可惜的是,《花》没有《三枪》那种导演品牌的力量。
4、口碑是最佳的传播途径
当企业界切身体会了央视标王力量的时候,广告便成为一把不可或缺营销利器,为更多有实力和能力的企业所采用。
但是,传播的最佳途径并非媒体,而是消费者口碑,如何让营销成为一个话题,让消费者自愿成为你的宣传员,这样皆可以节省大笔的广告费用,还能收获比广告更强的宣传效果:因为广告毕竟是有距离的,口碑是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传来的,更真实,我们也更愿意相信。
《阿凡达》最大的话题就是导演,就是3D和IMAX的视觉效果,由此引起的黄牛倒票、影院涨价、排长龙买票等等。
说来说去,《阿凡达》还是一部电影,但是当一部电影成为一个社会事件的时候,当《阿凡达》获得巨大的票房收益的时候,它带个中国电影人、带给营销人的启示都不止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
希望中国的电影越做越好、营销水平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