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堂心理课》第2周罗森塔尔效应:将军穿上士兵的制服就会
爱迪生小时候曾经被老师认为“智力低下”,小学只上了3个月,就被学校以此为理由开除了。不过,爱迪生的母亲并未因此而失望,她非常坚信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傻瓜,她常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比其他人聪明,对于这一点,我坚信不疑,因此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她还将家里的地下室给爱迪生做实验室,鼓励他去探究周围感兴趣的现象。爱迪生在得到母亲的极大鼓励之后,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今天,在我们受惠于爱迪生的发明所带来的各种便利时,不仅仅要感谢爱迪生的勤奋和智慧,更要感谢他的母亲,正是她在不经意间运用了罗森塔尔效应带来的神奇力量,从而造就了一位伟大的天才。不过,在很多父母的潜意识中,赞扬性的鼓励没必要太多。尽管见到自己的孩子获得好成绩时他们也非常喜悦,可是这种喜悦常常只是放在心中。甚至许多人都觉得,太多的夸奖只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惟有指出孩子的缺点,才是帮孩子成才的最好方式,因此“打是亲,骂是爱”就成了许多父母的教子经。但是,古人早就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确实如此,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获得社会与别人的认可和赏识,赞扬正好符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它能增强人们的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赞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强化行为;反之,批评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强化行为。过多的批评就好像给人贴上了一个否定的标签,会使人产生焦虑和自卑的心态,最终或许会使人走向消极的状态。曾有人对少年犯进行过一次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期望的影响。因为他们在小时候曾因偶尔犯错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此种消极期望就引导着他们,让他们愈来愈相信自己就是一个“不良少年”,从而走上让人心痛的犯罪道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曾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是用来提醒老师的,但它对家长和所有人而言,也都有极大的启示。在现实社会中,任何父母都有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想法。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将来都可能会成就辉煌的事业。而他们能否成功,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家长与老师能否像对待天才般地去关爱和教导孩子,正如爱迪生的母亲对待爱迪生那样。当你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肯定能够想到办法”、“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做好”时,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闪烁着一种因为得到鼓励和尊重而特有的光芒,可能正是这种光芒,照亮了他们未来的成功之路。积极的期望可以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期望则会让人们向坏的方向走去。换一种眼光、态度、语气,你就会发现,就算是“谎言”,也能创造出奇迹!拿破仑有句名言:“将军穿上士兵的制服就会变成士兵,士兵穿上将军的制服就会变成将军!”当然,在这里“制服”并非指制服本身,而是“角色”之意。拿破仑强调的是担任士兵这个角色的人,充其量只能发挥与其地位(士兵)相当的能力,但是若给其以更高的地位,则他就能随之发挥与该地位相匹配的能力。对此,心理学称之为“角色期待”,回应角色期待而有所长进的不只是能力,还包括言谈、举止等。我们大概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某人原来作为同事时,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甚至还十分普通;而调转其他单位后,步步晋升,偶然相逢,风度、言谈大不一样,人们开始对其刮目相看。如果他不被提拔,恐怕就很难发挥个人潜能、产生良好的自信了。|www.aihuau.com|2要想增长能力、拥有自信,就要接受高一级的角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重负那里压出来的。如果你身为负责人,就应当让有作为的下属穿高一级的“制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潜能的好办法。本周总结很多人之所以是笨蛋,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笨蛋,或他们身边的“权威人物”们一直把他们当成笨蛋。这种自我心理暗示,使他们深深地陷入了自卑的泥潭。
罗森塔尔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个人梦想成真的基石。期待、赞美和信任具有一种巨大的能量,它能够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特别是权威人物的期待、赞美与信任时,他就会不自觉地接受这种影响和暗示,会感觉到自己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支持,从而变得自信、自尊、自强,并从中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全力避免让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作为父母与教师,我们应该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期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命运与未来。所有的教育者都应该牢记:鼓励与赞美能使平庸者变成天才,批评与谩骂会使天才变成平庸者。当然,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情绪状态等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应用,这样才能获得预期效果。在企业管理中,罗森塔尔效应也可以产生无往不利的绝佳效果。管理者要明白:要想让别人取得进步、走向成功,就不能总盯着别人的错误。对管理者来说,如果员工做错了事情,事后的责备并不是最主要的,甚至有时候它根本一点用处也没有,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建设。只有不明智的管理者才会随意地批评、指责和抱怨他人。
更多阅读
凌云说之每周棍堂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52周 过度理由效应:善用过度理论,收获美
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自身的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
食堂每周菜单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50周 赫洛克效应:赞美是激励他人和成就自
马克8226;吐温说过,听到一句得体的称赞,能使他陶醉两个月。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期待他人的赞美,因为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被别人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被别人认可。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被试者分为四
凌云说之每周棍堂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43周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2
但是否能说,在邻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发生正常的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里效应”呢?你自然会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己所厌恶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这该怎样来理解呢?可以从社会感染的心理分析入手,去看
小食堂每周家常菜谱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43周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1
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身边的“邻里效应”,做到强化其良性的影响,防止其恶性的影响。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此话不假。比如,我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又如,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意中人,而所谓
每周棍堂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42周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
事分轻重缓急,价值也分大小,我们的内心一定要存有一把标尺,衡量一下哪些事值得我们去做,哪些事不值得我们去做。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反映了人们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如果一个人做的是一件自己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