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棍堂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51周 权威效应: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权威人物的暗示,往往具有非常巨大的杀伤力。“权威效应”指的是说话者若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么他所说的话就易于引起他人的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在美国,一些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给某一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的时候,给学生们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老师,并告诉他们这位德语老师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在试验过程中,这位著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瓶子,里面装有蒸馏水,他说这是自己最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一些说不清的味道,让在座的每个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为何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原本并无气味的蒸馏水有气味呢?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社会中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即“权威效应”。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中,这种应用有很多。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就该树立有自己的威信,应该严肃时就必须严肃。当你的下级犯了错误之后必须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制度不健全,你的训话被视为儿戏,工作就会举步维艰,你这样的管理者就是非常不合格的。权威效应之所以普遍存在,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www.aihuau.com|21
第一,因为人们都具有安全心理,也就是说,人们总是觉得权威人物常常是正确的楷模,服从权威人物会让自己具有安全感,增加了不会出现错误的“保险系数”。第二,因为人们都具有赞许心理,人们总是觉得权威人物的要求常常与社会规范相一致,按他们的要求去做,就会获得各个方面的赞许与奖励。举世闻名的航海家麦哲伦正是因为得到了西班牙国王卡洛尔罗斯的大力支持,才完成了环球一周的壮举,从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改变了人们一直以来天圆地方的观念。麦哲伦是怎样说服国王赞助并支持自己的航海事业的呢?原来,麦哲伦请了著名地理学家路易8226;帕雷伊洛和自己一块去劝说国王。那个时候,因为哥伦布航海成功的影响,很多骗子都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就都想打着航海的招牌,来骗取皇室的信任,从而骗取金钱,因此国王对一般的所谓航海家都持怀疑态度。但和麦哲伦同行的帕雷伊洛却久负盛名,是人们公认的地理学界的权威,国王不但尊重他,而且非常信任他。帕雷伊洛给国王历数了麦哲伦环球航海的必要性与各种好处,让国王心悦诚服地支持了麦哲伦的航海计划。正是因为相信权威的地理学家,国王才相信了麦哲伦,正是因为权威的作用,才促成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成就。事实上,在麦哲伦的环球航海结束之后,人们发现,那时帕雷伊洛对世界地理的某些认识是不全面甚至是错的,得出的某些计算结果也与事实有偏差。不过,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国王正是因为权威暗示效应——认为专家的观点不会错——从而阴差阳错地成就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的伟大成功。看来,在劝说他人支持自己的行动与观点时,恰当地利用权威效应,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精力,还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对于威信不高的领导干部来说,在开展工作时犹如逆水行舟一样,时常会遇到人为的阻力和压力,经常会陷入说话没人听的尴尬境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领导工作就是发挥自身威信产生力量的一个工作,领导艺术就是一直提高个人威信的艺术,而一个不善于树立自身威信的领导是很难受到大家认可和创造优良业绩的。更深入地说,威信就是领导者的生命。企业可以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与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这常常比命令的效果更好。所以,一个杰出的领导肯定是企业的权威,或者为企业培养了一个权威再利用权威效应来进行领导的。当然,如果想树立权威,就一定要先对它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正确地树立权威,也才能够让权威保持得更长久。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中,身为一名管理者,你的一言一行都被员工看在眼里。你怎么做,员工就会跟着怎么做;你怎么想,员工也会朝着那个方向想。因为领导在员工心里是一个正确性的标志,“领导都那样做了,那就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如果一个领导做得好,那他在员工心里就是一个好榜样;如果做得不好,那他就成了员工推卸责任的好人选。那么,领导应当注意哪些方面呢?第一,要培养自己的思想魅力;第二,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第三,要养成激情与理性共存的风格。就激情魅力而言,在IT界,马云绝对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所带领的阿里巴巴网站连续多年被《福布斯》评为世界最佳B2B网站。当今大红大紫的马云在对事业充满激情的同时,一直保持着一种罕见的理性,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在香港阳光卫视的一档访谈节目中,当主持人表示“有人也说马云很聪明”以后,马云说:“我觉得我真的不聪明。我从小读书、玩游戏都不如别的小朋友。别人把你当英雄,你可千万别把自己当英雄,那样可能麻烦就大了。英雄是别人说的,名气是别人给的……”总之,想当好一名领导很难,那需要培养出个人的威信,让员工觉得你值得信任、值得学习,愿意跟着你干。惟有积极主动地提高个人的能力、培养自己的魅力,才能让员工忠诚并心悦诚服地跟随你。本周总结
更多阅读
凌云说之每周棍堂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52周 过度理由效应:善用过度理论,收获美
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自身的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
每周棍堂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50周 赫洛克效应:赞美是激励他人和成就自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8226;希尔曾说:“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他人的欣赏,所以我们要多夸奖他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富人、穷人、小偷还是神父,只要他们听见他人赞美自己的某个优点,他就肯定会尽全力去维护自己的这一份美誉,深怕辜负了
每周棍堂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49周 饿老鼠与饱老鼠效应:节制是获得事业
千万不要因为现代生活的方便与精致而养成一种懒惰和贪婪的习惯,更不要因为手中握有各种权力与财富而毫无节制地享受颓靡的生活。美国科学家麦凯于1925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刚断奶的幼鼠分为两组,分别放在两只不同的笼子里喂养
凌云说之每周棍堂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43周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2
但是否能说,在邻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发生正常的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里效应”呢?你自然会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己所厌恶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这该怎样来理解呢?可以从社会感染的心理分析入手,去看
小食堂每周家常菜谱 《每周一堂心理课》第43周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1
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身边的“邻里效应”,做到强化其良性的影响,防止其恶性的影响。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此话不假。比如,我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又如,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意中人,而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