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20年来白酒最冷的季节。冷不怕,总有御寒的办法,尤其是最长袖善舞的中国酒界精英们,他们本就有上九天揽月,下深海伏蛟之创造精神。比如近年来流行异常的小酒就是案例之一。 小酒应市而生 其实,说小瓶酒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这是一种缪传。红星二锅头、仙潭、劲酒等算在小瓶酒的开山品牌之列。而早在2007年以前,贵州酒中酒集团的“酒中酒霸”就畅销湖南,进入北京、上海,并一路杀下类似宜昌等白酒“盛产区”,抢夺当地“地主品牌”的一杯羹。
![闪烁的青春漫画 别被青春闪了腰](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375557470541.jpeg)
当然,最近两年来小瓶酒的品种更多了,大量的后起之秀纷纷登场,比如“歪嘴郎”、泸小二、江小白、炸弹二锅头等等。之所以这几年小瓶酒风行市场,也应是应市而生了。首先是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开始转变,作为白酒消费者,笔者就有深刻感受,回到三五年前,朋友几个坐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弄个不醉不归的感觉,但现在更多的则是彼此尽兴即可。三两个人在一起聚聚,整瓶大的喝不了,那就干脆每人来一小瓶吧。 其次是可供消费的酒种的增加。以前的餐桌上基本就白酒一个孤家寡人而已,那时的小瓶酒则成了“狗肉上不了席”。可现在呢?无论朋友聚会,还是各类喜庆,桌上总少不了白酒红酒啤酒等等,如此一来,每样弄一杯,一顿饭下来也就不少了。因此,小瓶酒也就可以登大雅之堂了。 再则就是酒类经营者们的杰作了,这里面既有根据市场需求,这是钢性的,更少不了经营者们的运作,当然,这就不好多说了。无论怎样,小瓶酒从诞生到盛行,这已经是一种现实的表现,不需要去论证其过程。但在白酒的冬天季节,小瓶酒是否就是那把让人沸腾的火呢?小瓶酒的蜂拥而上是否就真的能拯救白酒市场呢? 别被青春闪了腰 不管是对厂家还是商家,今年的武汉秋季糖酒会的人气据说甚是惨淡,而在难以寻觅出真正的亮点的时候,小瓶酒充斥糖酒会无疑成为了亮点中的唯一。 但笔者认为,小瓶酒绝对不是救世主。 首先,小瓶酒的成本高。如果一个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的酒类经营者,相信会明白这一点的。真正品质好的小瓶酒,绝对不是花上三五元就能来一瓶的。当然,现在国家允许酒精勾兑,但如果所有小瓶酒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或许小瓶酒也不会如此“疯狂”。毕竟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明白白酒的构成成分了。 其次,小瓶酒的利润薄。正因为小瓶酒的成本高,加上现在白酒市场推广费用相当的庞大,因此,无论是厂家还是商家,其利润获取将是非常薄的。 第三,市场蛋糕有限。虽然前面笔者说到了小瓶酒已经开始摆脱“狗肉”的身份,但总的来说,小瓶酒的市场还是有限的,主要集中在小聚方面,无论从商务政务还是喜庆来说,小瓶酒是无法摆到桌上的。因此,小瓶酒只能是白酒品类的一个延伸,市场需求的一个补充。 第四,小瓶酒除了瓶小酒少,还要价格低。一些知名酒企也有小瓶酒,但因其价格的原因,市场表现并不乐观。笔者有位朋友曾经在2013年春季糖酒会推出了一款小瓶酒,名字就叫“青春小酒”,是在茅台镇一家比较有名气的酒厂生产的,产品出来了,可市场却是一潭死水,原因何在?生产成本已经接近18元了,卖给谁?自己喝吧!所以真是“青春小酒”被青春闪了一下腰。 笔者认为,作为白酒生产企业,或者经营者,我们需要创新,但别盲目的跟随,赖茅、年份酒已经是前车可鉴了。如果我们再过于的跟风小瓶酒,被青春闪一下腰是小事,一旦青春不再,那就麻烦了。 当然,你纯粹为了赚钱,那就无话可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