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柯纳第一本书《与全世界做生意》的经历让你觉得大胆、新奇和精彩,那么,在《与全世界做生意Ⅱ》中你能感受到更多的却是酸涩和不平。这本书与第一本书有很大不同,这本书并没有像第一本书那样从头到尾精彩纷呈,而是记录作者在老挝、阿富汗、尼加拉瓜等国,那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却不以为意的不公平交易。 走过的地方越多,看过的事情越多,人们思考的角度和方式就会不一样。柯纳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又一次发挥了他的本能。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本关于穷人的书!”。 通读这本书下来,个人感觉这是一本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劳苦大众的书,这些人干着你多半不乐意做的工作,拿着你恐怕无法维生的工资。但是,这些农民、矿工、渔民和工人生产出的产品,最终说不定正好落入了你的购物篮,它们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咖啡、衣服、苹果手机、麦当劳…… 里面有一章是关于“富士康工人跳楼”事件。我很好奇老外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柯纳跟踪了一个在富士康工作,名字叫祖的农民工,祖来自河南,16岁技校毕业来到富士康工作,为了改善农村穷苦的生活而来到大城市打拼,和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16个人跳楼给他带来的感慨并不深,但是16个生命消失以后,祖和同事们的工资确实涨了。

柯纳将这些现象延伸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自然,苹果及其他公司并不需要背负16条生命。但是很多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却是不争的事实,古时便有“商人重利轻离别”的说法。柯纳此时更像是一个社会关怀者,而不是经济学家或是旅行者。 对比两本书,如果第一本书代表精彩刺激,第二本书就代表了作者的成长。柯纳从旅行者长成为社会人。因为自己是酷爱旅行之人,知道旅行除了美好的风景和美食,最有意思的就是你旅途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这些人教会你许多的东西,也拓宽了你看待世界和事情的角度。至今我仍记得多年前遇到的那些人,他们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经历告诉我,凡是用平常心对待,很多事情做到尽力就好,告诉我许多人生中每个人都知道,但是总会忽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