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位于山东济宁的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

上述强调从辩证法的角度再次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传统产业是否具有荣光的前景,关键在于其是否拥有核心的产品竞争力。只要与中国的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传统产业依然会生机无限;如果产业发展中一味采用“夕阳做法”,那么,即使是新兴产业,也可能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半年前的百度联盟峰会上曾指出:“中国互联网正在加速淘汰传统产业,传统产业都面临着互联网的冲击”,据说这一观点得到很多业内人士的赞同。加之其他新兴产业的不断崛起以及虚拟经济快速发展裹挟而来的浮躁心态,这些都对坚持发展传统产业的企业家们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的说法进一步坚定了发展实业的企业家们的信心,也使他们意识到,传统产业面临着互联网产业的颠覆只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要颠覆自身观念,通过采用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对传统产业发展路径进行升级,要有更高实业精神的投入把传统产业做到更强,更有竞争力。就拿陕西的装备制造业来说,其本身是传统产业,虽出口情况不错,但大多属于利益末梢。而欧美发达国家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始终抢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有统计显示,全球500强企业中,有两成的跨国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可见,陕西制造业转型核心是向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应通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度,提升其自身的竞争力,完成价值链转型。 近日,新华社的一则消息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洛川果商利用可追溯信息系统,为每颗苹果贴上独有的激光防伪二维码,对苹果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记录。据了解,洛川育兴苹果合作社今年销售了180多吨贴有二维码的苹果,每斤价格8.6元左右,已完成全年订单。这说明,洛川苹果在传统果业的打造上采取了创新思路,那就是,在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上走在最前面。可见,传统产业创新进取不但需要自身产品结构的调整、纵向产业链条的延伸,更需要横向与新兴的互联网信息产业的主动融合,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1月10日,腾讯CEO马化腾在腾讯WE大会上说,“互联网+”——即通过互联网与传统各行各业的连接,为许多复杂难题找到解决方案的创新模式,将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占据非常的重要地位。这也可以说是给传统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