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用简单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解决资金瓶颈是不现实的,对外融资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融资是一个产业与资本结合的过程。很多经营者在产业经营方面长袖善舞,但在融资的时候,却四处碰壁,一筹莫展。与此同时,食品企业在融资的策略与技巧方面总体是相对粗放的,有的企业家甚至不知道“审计、评估、法律意见书、尽职调查”等基本的投融资程序。他们对目标投资者的了解要远远少于对产品市场的了解。
一、私募和上市:何去何从? 私募融资是近年来逐渐在国内显现出来的一种融资手段。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的。此处公募是指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按照交易所规则流通,接受公众监督。而相对应的私募,则是指在较小的专业投资机构和相关上下游企业范围内进行融资。专业的私募投资机构的投资范围从企业早期的风险投资到上市前的融资,各有专注。我们在这里着重讨论上市前期,即所谓的pre-IPO阶段的私募融资。专注这个阶段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主要寻找处于高速成长期的行业,投资于其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通过注入资金,引入新的发展理念,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将企业推上新的高速发展平台,最终实现成功上市的目标,投资者则可以凭借企业业绩的大幅提高和资本流通性的解决两方面获取收益。 公司融资方案的确定,往往依据该方案是否更适合于公司的情況,通常从时间、成本和资金额来考虑。私募融资和上市融资相比,各有利弊: 私募融资的市盈率通常只有上市市盈率的一半,因此私募时的公司价值低于上市时的公司价值; 私募的时间通常为3个月到半年,上市时间通常为7-8个月; 上市的筹资费用相对较高(上市的成本为固定成本,600-800万之间,成功费3%左右,费用比例约为10%),但一旦上市,再融资的成本很低,约为1%-2% 左右,持续融资能力大大增强。私募的筹资费用相对较低(通常财务顾问费20-50万元,成功费4%-5%左右,付于顾问方的费用比例约为5%-6%),但再融资成本仍然是同样水平;若资本筹集量小,直接上市所筹集资金量小,则成本就较高;而私募的筹集资本金额较少,但若能引进一个知名度高、市场认可度强的战略投资者,对于后期上市和公司发展有较大帮助。 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小型食品企业,即财务指标快要达到或者刚刚达到交易所上市要求的企业来说,我们认为,私募后上市是公司走入资本市场的可选方案之一: 首先,我们认为对于这一类型的公司而言,私募不失为一个融资成本低廉而可控性比较强的融资方式,在不影响贵司业务的正常运营之下,可迅速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行业内并购以及为日后更大规模的上市奠定基础: 为企业的成长和流动资金补充筹集资金; 为企业的并购整合提供资金; 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资金的情况下开展上市活动; 其次,从为日后企业上市的打算来看,私募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在私募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规划和投资者接触就相当于“上市的演习”。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引入专业的外部股东,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借助战略投资者的资源网络,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共同研究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共同解决上市地的选择、上市时间的选择,以及中介机构的选择等各方面问题。有战略投资者介入的公司在上市募资阶段会更容易与投资者交流,也更容易获得投资者信任,从而提高募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