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卢布暴跌 《美元刀》上编锋芒毕露摧毁卢布——1998年俄罗斯崩溃之三、1998



三、1998年卢布崩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1998年金融危机中的韩国动了摧毁其货币主权的大手术后,下一个躺在病床上的就是一直处于休克状态的俄罗斯了。

俄罗斯自1992年初推行“休克疗法”改革后到1996年,生产连续下降,终于在1996年起对外资全面开放,形成自拉丁美洲和亚洲以后的又一个新兴市场,同时兴起的还有印度,这就是传说中的拉美的巴西、亚洲的中国和印度,以及俄罗斯组成的“金砖四国”。

1997年年底,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在香港市场大败而归后转战俄罗斯。1997年是俄经济转轨以来引入外资最多的一年,俄罗斯从1991年起一共引入外资2375亿美元,其中1997年即达100多亿美元。

前面讲过,“休克疗法”后的几年,对俄罗斯实体经济投资的外资其实并没有实际投入到俄的生产力扩大上,而是收购被俄新兴富豪和寡头资本家出卖的廉价的原国有资产,这些资本其实最后又外逃回了欧美的金融市场。而此时的这些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投资。俄罗斯的股票面值定得很低,平均只值50美分~5美元之间,股票回报率平均高达1倍以上;俄国债的回报率也在20%以上,而且80%是3~4个月的短期国债,兑现快。1997年10月间,外资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国债交易额。

行文到此,读者通过前面讲述的拉丁美洲和亚洲的货币战争中的描述,对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就很清楚了。

|www.aihuau.com|20

股票和债券市场的繁荣掩饰不了俄罗斯经济结构的矛盾和宏观经济的失衡。在IMF威逼利诱下,俄长期推行紧缩的货币主义政策,导致生产萎缩,经济虚弱,财政拮据,一直靠出卖资源、举借内外债支撑,而且是挖东墙补西墙,举新债还旧债。如果这道资金流断裂或者资金外流,接下来就会重演泰铢崩溃的一幕。

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期间,由于泰国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示范效应,俄罗斯的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股票,股价平均下跌30%,股市殃及债市和汇市,后者也纷纷告急。当时俄罗斯央行拿出35亿美元拯救债市,欲以维持国债收益率的办法吸住外资。虽然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资依然撤走了100亿美元。

接下来,俄罗斯的外债偿付危机浮出水面。俄自1992年以来一直存在财政赤字,由于政府采取发行国债、举借外债、拖延支付等所谓“软赤字”办法加以弥补,再加上偿付债息不包括在预算支出内,因此政府公布的财政赤字似乎并不高,除1994年赤字占GDP 107%外,其余年份均在3%~46%之间,但是1998年大笔债务陆续到期,而连续几年俄罗斯生产一直下降,财政收入基础越来越小;由于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引致企业税务过重,因此逃税现象十分普遍,据分析,几乎一半单位偷、漏税;拖欠工资额不断增加;

连续多年的国际能源价格下降,使俄罗斯每年减少收入50亿~70亿美元。为支撑经济生活运转,不得不大量借新债还旧债,而且要借更多新债。除还内债外,还要弥补财政缺口,于是债务越滚越多,形成债务金字塔。

到了1998年3月,寡头资本家代表诺尔西石油股份公司经理基里延科接任总理时,俄内债达7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中短期国债,外债达1300亿美元。1998年预算中偿还旧债和弥补赤字加在一起,占国家开支的58%。当时财长承认,至少需再借100亿~150亿美元才能渡过难关。

俄罗斯当时的内外债务总额不算高,还未超过GDP的44%。其主要问题是还债集中,短期债务缺乏偿债能力,债务构成中绝大多数是借期不到一年的短债。由于频繁更换总理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购买国债人数大量减少。1998年4月俄发行国债不到200亿卢布,而当月还本付息高达367亿卢布,借新债已经抵不上还旧债,财政更加紧张。

为了稳定信心,阻止资本外逃和提高国债的购买信心,和墨西哥及泰国政府一样,俄罗斯政府不外乎采取如下几个办法:

首先,确保卢布汇率,办法是提高利率。央行将贴现率由5月19日的30%不断上调至5月27日的150%。短短8天,提高了4倍。6月4日起曾降至60%,但不久又上调至110%。同时抛售美元干预汇率,外汇储备由年初的200亿美元减少到150亿美元。

其次,由举借内债转向举借外债。俄从1993年到1998年5月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但代价很大。据报道,财政从市场每筹措1卢布资金就要花费12卢布的代价,而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的利息一般无如此之高,故而俄于1996年11月起大规模发行欧洲债券,并筹得约45亿美元,1998年拟再发行60亿欧洲债券。

最后,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1998年7月13日IMF和西方大国金融机构承诺提供23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

财政部将7月13日从IMF得到的首期48亿美元贷款中拨出10亿美元用于清偿,余下38亿美元增加外汇储备。

原以为当天付出的53亿卢布中会有一部分再购债券而回笼。殊不知,债民不但未购新债券,还将大部分清偿款用于购进美元,其余则撤出市场,或留在手中以待时机。8月13日国际大炒家索罗斯在报刊上公然敦促俄政府卢布贬值15%~25%。当天,俄国际文传电讯社计算的100种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大跌,跌到仅及年初的26%, 跌掉74%。若干外资银行预期卢布贬值,纷纷要求俄银行提前还贷。

同时,7月份税收只征收到120亿卢布,而执行预算每月不少于200亿卢布,而企业拖欠的工资,按照危机前的汇率算大约为500亿至600亿美元,政府的资金缺口不断加大。眼看国债券又将陆续到期,年底前政府需偿还内外债240亿美元,而当时外汇储备仅为170亿美元,不够还债,更难以干预外汇市场。政府在此内外交困形势下,就贸然决定于8月17日推出了三项强硬的应急措施,即:第一项,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区间,调低卢布汇率的上限到95∶1。这实际上是将卢布兑美元的汇率由6295贬至95,贬值50%以上,市场有此预期,以后卢布汇率必然大跌,10天内跌到20~21∶1,将稳定了3年多的卢布汇率瞬间冲垮了。

而此时,IMF的釜底抽薪导致了卢布的全面崩溃。和以前一样,IMF的紧急援助不是免费的,面对削弱金融主权的财务改善和经济改革条件,俄罗斯国会在收到第一笔贷款后就清楚地表达,不愿意接受其苛刻条件。

比如,当时俄罗斯政府调整了其私有化政策,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已有28%的股票售予外商。可俄国家杜马又专门通过关于该公司股票处置法,规定外资拥有该公司的股票份额不得超过25%。

面对俄罗斯的反抗,IMF必须作出选择:继续借贷还是停止继续拨款。但当时的国际炒家,包括索罗斯,都认为因为俄罗斯核弹太厉害,西方一定会出资拯救这个跌倒的超级强权。但是,他们这次赌错了。

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美国和其盟国早已悄悄运作,协助叶利钦政府把核弹头锁得好好的,结果,俄国对兵工厂的控制,做得远比经济管理好。因此,经过仔细考虑,克林顿总统和其他领袖研判,IMF撤销贷款不会增加核弹风险,同意IMF把插头拔掉。我们都屏息以待。

从这段话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美国最忌怕的确实是俄罗斯的核武器的安全,美国确实在利用IMF等国家组织主导他国的经济运行;而且,美国实际上操控着IMF的运作。关于这一点,下编的美元战略还要讲到。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IMF没有继续提供贷款,外国投机者在那次金融大风波中约损失330亿美元,其中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即对冲基金)亏损25亿美元,索罗斯量子对冲基金亏损20亿美元,美国银行家信托公司亏损488亿美元。

而俄罗斯呢,9月2日,卢布汇率失守,央行宣布任由卢布自由浮动,卢布贬值70%。老百姓挤兑卢布以换进美元,国内居民存款损失一半。股市更是一泻千里。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综合指数所包括的100种股票的市价已跌至1592亿美元,比年初的103356亿美元,下跌85%,后来干脆停业,变成一文不值。

大批商业银行,尤其是大银行损失惨重。它们前期为牟取利差,曾大量借取利率较低的外债,估计共约300亿美元,兑为卢布后,购进高回报率的国债券。现在卢布贬值,国债券又要由高利、短期转换为低利、长期,里外损失巨大。仅金融七巨头之一的SBS-农业银行当时就握有相当于10亿美元的俄国家短期债券,顷刻之间不值几文。据估计,商业银行中有一半濒临破产。俄罗斯的SBS-农业银行和国际商业银行已被暂时置于中央银行管理之下,其余几家大银行不得不将自己的商业账户转移到俄罗斯储蓄银行。

这场金融危机一直持续到1999年才结束,格林斯潘称其为“1998年俄罗斯的破产崩溃”。西方战略家们则称是“又一次的冷战胜利”。

而这一次,战争的对象不是南美的墨西哥和阿根廷或者巴西,也不是亚洲诸国,而是昔日最强劲的战略对手,其意义非同寻常。在西方的步步蚕食下,俄罗斯的经济完全被西方主导,包括内债和外债都被外资控制。

危机后普里马科夫出任政府新总理,组成中左政府,以控制银行业著称的俄罗斯金融七巨头与政治关系基本被割断,势力大为削弱。西方报刊称这次金融危机导致了“俄罗斯金融寡头们的没落”。

随着2000年普京总统的上台,俄罗斯的“新左派”们借助于石油涨价而积蓄的国力,开始了对欧美的全面反击。

拥有世界最强大核武器的俄罗斯,轻而易举地被美元击败;美元刀击败卢布和摧毁俄罗斯,是美国最辉煌的战果。

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俄罗斯卢布危机是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辐射的影响导致的。笔者倒坚信,此次俄罗斯的危机是美国对俄罗斯经济摧残的必然结果,没有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一样会爆发卢布崩溃的命运。

压倒卢布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是石油价格下跌,当时的油价,为每桶11美元,是1983年的最低点——除去美元贬值的因素,其油价比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前的油价还要低,而俄罗斯经济经过休克疗法以后,越来越依赖于石油收入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9722.html

更多阅读

人物志编后记 《美元刀》上编后记

后记本书的写作念头由来已久。早在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一书被热炒、国内民族主义思潮膨胀的时候,笔者正在研究经济全球化进程和WTO对中国的影响;随后出国,亲身体验了美国、欧洲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社会差异;经过多年的思

声明:《俄罗斯卢布暴跌 《美元刀》上编锋芒毕露摧毁卢布——1998年俄罗斯崩溃之三、1998》为网友修煉愛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