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篡改宣判 《调教》第二章之高考志愿的3种选法](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201329941305.jpeg)
高考了。马上很多同学与他们的家长就要选择报考志愿。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个考验,也是个机会,我结合很多大学同学进校以后的问题与反映,还有与一些老师交流的经验,给大家的志愿选择提出几点建议:其一选择自己喜欢的志愿。很多同学要认真思考自己从小到大喜欢做的事情、喜欢梦想的场景、为了自己的爱好花了很多精力的知识与技能,也许是我们喜欢的某种植物、动物甚至游戏,那些均可能隐藏着我们的爱好,从爱好出发选择志愿是我们的最优考虑,这个比例在现在的大学生中也只有3%~5%。在这个时候要注意慎重听取父母与老师的意见,在自己的爱好与他们的意见相左的时候我建议你听从自己的内心呼唤;但是也要尽量研究各种专业的实际内容与学校在本专业的情况,防止所选专业只是自己想象的专业而不是真实的那样。有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可以不要太多地受学校本身的限制。 其二选择与自己未来爱好有关联的基础专业。有很多专业爱好实际上是很难一步到位的,比如很多本科就学管理,完全不如本科学应用数学、统计、心理学、社会学、机械学然后再在研究生的时候学管理,即使金融学先学数学也对形成精算能力有帮助,而如果要学新闻传播则最应该先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基础性的学科能使你未来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并掌握必要的知识性工具。基础学科一般综合性大学会比较好。 其三按照未来的前景选择专业。比如在经济危机后的下一步的景气周期中,环境技术、新IT技术、设计技术与流行文化学将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有应用工具的任何学科包括考古、信息技术、旅游管理、食品管理、人类学、设计管理等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专业爱好不明而纯粹从就业角度考虑,这些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这方面,也可考虑那些强调结合产业发展而寻求学生未来职业出路的民办大学与三本学校。 在同学们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亲友与老师所能做的可以是搜集信息与一起分析,但最好不要拿主意,而要孩子自己作出选择与决策;在学校的选择上,除了分数选择以外,我强烈建议大家去选择外地的学校,以减少日常回家的频率与受家长控制的可能;在接近的学校中,大家尽量不要选择学校校区设在单独的大学城里的学校,这对于同学们未来的实习与其他社会化努力非常不利;还有一点,可能的话,要选生源来源广泛的学校,而不选以本地生源为主的学校,这会限制到社会资本半径与未来的见识与活动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