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伊.罗斯柴尔德 《<货币战争>批判》第一章之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还在控制



16 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还在控制世界吗

《货币战争》中一直津津乐道的,在西方世界制造了无数惊天阴谋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到了20世纪中叶,突然就再没有任何故事了。没办法,《货币战争》借助的那些专门爆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网站上,也无法提供近几十年来该家族制造阴谋甚至活动的证据和信息。

按照《货币战争》的说法,这个家族现在隐身在幕后,靠台前的代理人——包括我们熟悉的格林斯潘为该家族继续牟利。这个家族现在有多富呢?“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如果以6%的回报率计算,到15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家族的资产将至少在30万亿美元之上。”按照此书前面对罗氏家族致富的手段与财富增值的描述,也许会有读者疑问:罗氏家族6%的回报率是不是太低了点?但是,这个数字已经是2006年美国GDP的2倍多了。

不过,可能很少有人认真计算过,哪怕是看上去很低的回报率,长时段的复利计算后,本息都会成为一个天文数字。譬如,我们某些人喜欢说,1612年,荷兰人以价值24美元的小装饰品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是一种赤裸裸的欺诈,我们不需要讨论今天这个世界资本最密集的弹丸之地的价值是谁创造的,只需要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当时的24美元存在荷兰的银行里,以6%的复利计算,到今天其已增值到了可以购买整个曼哈顿岛的所有资产!

|www.aihuau.com|3

今天,无论对信息封闭到如何程度的独裁者,他的个人信息都可为世界所知,难道一个在信息开放的西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居然就没有任何新闻吗?这个比美国还富有的家族到哪里去了?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不是像宋某写的那样神秘,控制了30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实,这个家族并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经常抛头露面的。不信的话,可以登录wwwrothschildcom,这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的官方网站,里面列出了罗斯柴尔德企业目前的情况。

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目前的业务有哪些呢?主要是并购重组,就是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不过,这个办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因为它在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发言权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控制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成员都是典型的欧洲银行家,和瑞银、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的银行家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也只是罗斯柴尔德仍然维持家族产业性质,而且规模比较小而已。为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规模很小呢?要知道,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首先,这是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65年出现战略判断失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其次,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一战”和“二战”中损失惨重。第三,罗斯柴尔德坚持家族产业,也阻碍了它的继续发展。从1960年开始,欧美的大银行纷纷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罗斯柴尔德则还是用自有资金发展,速度缓慢,逐渐落伍了。至于说“美联储是罗斯柴尔德的资产”,那更是痴人说梦,罗斯柴尔德早已于19世纪退出了美国,目前它们在美国的势力非常小。

有人会说:“罗斯柴尔德的势力是隐蔽的,你们这些打工的人当然看不见了,你们对这个家族的机密不可能有了解。”如果承认这一点,罗斯柴尔德的工作人员可能都不了解家族的机密,但是宋某又是如何了解到这些“机密”的呢?他不过是美国一个很一般的大学(University of America,位于华盛顿)的硕士,后来曾经在美国两家房地产贷款公司工作。论到级别,他可能远远不如我认识的一些银行家。如果这些银行家(其中某些还是欧洲人)都不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隐秘”,宋某又是如何知道的?

 盖伊.罗斯柴尔德 《<货币战争>批判》第一章之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还在控制
罗斯柴尔德家族兴盛的历史,早已在19世纪末就结束了,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十几到二十名的投资银行,规模不大,也没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货币战争》的危言耸听,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证据!

确实,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盛极一时,至少在19世纪是公认的最有影响的跨国金融企业,在今天的国际金融体系中也算是尚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市场地位与影响力已微不足道。无论是按股票与债券承销、交易及企业并购业务的市场份额,还是按旗下所管理金融资产的规模,该公司都往往排不上国际前10名,更谈不上呼风唤雨、主宰全球金融市场了。

《货币战争》书中宣称,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当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最大的债权人,这并不符合事实。同样,今天的JPMorgan银行经过无数次分分合合,虽然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出台前的老JPMorgan公司继承同一商标品牌,但其股权结构、组织形式、公司文化、业务与客户基础皆有显著不同,市场影响力也是今非昔比。

该书武断地认定,所谓国际银行家为一小撮利益一致紧抱一团的阴谋团体,而对现代金融体市场与金融机构之间空前激烈的竞争这一客观事实全然漠视。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曾经盛极一时的Drexel、霸菱等老牌银行都已破产,而书中一再提到的库恩8226;雷波公司也已经无迹可寻。

事实上,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中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其产业结构与垄断组织相去甚远,这也就是金融创新如此活跃的一个原因。金融业也恰恰是现代经济中最受监管的行业,其经营业务活动受到各国政府如财政部、央行、专职金融监管当局甚至国际组织的严格监管。书中所刻意描画的凌驾于国家政府乃至国际政治法律制度之上,拥有神秘权力的所谓“国际银行家”,除了存在于作者的丰富想象中,纯系子虚乌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9543.html

更多阅读

弹丸论破v3第六章 《<货币战争>批判》第六章之谁统治着世界

65 谁统治着世界谁统治着世界?当然是精英集团。如果说美国统治着世界,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统治着美国的“常春藤联盟”统治着世界。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第2任总统亚当斯曾说:“任何社会最终都将由精英统治。”纵览世界,莫不如是。精英的

《<货币战争>批判》第五章之胡佛下台:他得罪了谁

51 胡佛下台:他得罪了谁胡佛,美国第31任总统,也是典型“美国梦”的代表。胡佛生于爱荷华州,父亲为铁匠,在胡佛6岁时去世。母亲赫尔达8226;明索恩则在胡佛9岁时去世。孤儿胡佛和他的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先由叔叔阿伦8226;胡佛抚养,两年后

声明:《盖伊.罗斯柴尔德 《<货币战争>批判》第一章之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还在控制》为网友雾色缭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